正确答案: D
指示剂应当用大量,目的是能清楚看到颜色改变
题目:下列有关酸碱指示剂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酸碱指示剂只需要微量,大剂量反而使颜色变化不明显。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采用微生物法测定的食物中的维生素PP,主要包括
烟酸
解析:维生素PP一词来源于抗癞皮病因子,又名烟酸;烟酰胺,是烟酸的体内代谢物。
[单选题]采集的固体废弃物样品经四分法缩分至200~500g,研磨至全量通过100目筛,然后于105℃烘烤2~6小时,作为供分析用的干燥样品。下列各项中,该样品不适合测定的指标是
总汞
解析:总汞中的单质汞在105℃烘烤2~6小时条件下会挥发,影响检验准确度。
[单选题]湖泊水的采集时间和频率通常为
每3个月采样1次
[多选题]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离子强度缓冲液的作用为
维持一定的离子强度
保持适宜的pH范围
提供掩蔽剂
加快电极平衡速度
解析:控制在pH5.0~5.5 ,加入柠檬酸钠可消除干扰。
[单选题]用固体吸收剂管采样时,湿度增大,最大采样体积的变化是
减小
[单选题]用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时,空气中主要干扰物质是
二氧化硫
解析: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时,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氟化氢等均可干扰臭氧的测定结果。
[单选题]当溶解性总固体大于1000mg/L时,应在某种温度范围进行烘烤。在此温度下,矿物质中含有的吸着水都可除去,重碳酸盐均转变为碳酸盐,部分碳酸盐可能分解为氧化物及碱式盐。这里的“某种温度范围”是
180℃±3℃
解析:烘烤溶解性总固体适用的温度有两种:①当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小于1000mg/L时使用105℃±3℃烘烤。在此温度下保留了矿物质中含有的结晶水和部分附着水,重碳酸盐转化为碳酸盐,而有机物挥发逸失甚少;②当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大于1000mg/L时使用180℃±3℃烘烤。在此温度下,矿物质中含有的吸着水都可去除,可能存留某些结晶水,有机物挥发逸失,但不能完全分解,重碳酸盐均转变为碳酸盐,部分碳酸盐可能分解为氧化物及碱式盐。
[单选题]国标法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的钙,用于抑制磷的干扰的物质是
氧化镧
解析:测钙时受各种因素干扰,其中磷干扰最大,可用镧作抑制剂,国标法确定用20g/L氧化镧抑制干扰。
[单选题]自由水是渗透在食品组织细胞中易游离除去的部分水,它们与食品分子相结合的形式为
分子间力
解析:键合的水相对固定,不能自由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