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具核梭杆菌
题目:女,55岁,拔牙数日后伤口脓肿,且有恶臭味。在伤口部位取材,做厌氧培养,48小时后,在厌氧血琼脂平板上有圆形,面包屑样菌落生长;镜检该菌纤细、有尖末端。引起病人感染的细菌考虑为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代时,大多数细菌的代时为
20~30分钟
解析: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细菌的代时决定于细菌的种类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细菌代时一般为20~30分钟,个别菌较慢,如结核杆菌代时为18~20小时。
[单选题]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DNA碱基对(G+C)百分比约在
33%
解析:DNA分子的4种碱基按GC、AT的规律配对。以4种碱基的总分子量为100,测定其中G+C或A+T的摩尔含量百分比,能反映出细菌间DNA分子的同源程度,习惯上以G+C作为细菌分类标志,同一种细菌的G+Cmol%相当稳定,不受菌龄、培养条件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
[单选题]均能在体内形成荚膜,在体外形成芽胞的细菌是:
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
[单选题]痢疾志贺菌的特性是
可产生志贺毒素
解析:痢疾志贺菌是一群甘露醇阴性的细菌,共分12个血清型,志贺菌属中宋内志贺菌迟缓分解乳糖,培养时,出现光滑菌落的同时伴有扁平粗糙型菌落。痢疾志贺菌Ⅰ、Ⅱ型能产生一种外毒素,称为志贺毒素。
[单选题]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不包括
热稳定毒素
[多选题]HIV损伤CD4+T细胞的可能机制包括:
使受染细胞通透性增加
干扰细胞正常新陈代谢
ADCC效应导致细胞受损
受染细胞与正常细胞融合
[单选题]与抗吞噬作用无关的细菌成分是
LPS
[单选题]病毒条件性突变株产生的原因是
病毒基因组突变
[多选题]临床常见的全身感染有
毒血症
内毒素血症
菌血症
脓毒血症
败血症
解析:感染发生后,病原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向全身播散引起全身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有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内毒素血症和脓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