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男性,24岁。四肢麻木、无力、酸痛,伴吞咽、发音困难15小时。排尿无障碍。检查:四肢呈弛缓性瘫痪,四肢腱反射消失。起病后次日腰穿,脑脊液压力和检验均正常。肌酶正常。应考虑以下哪种疾病
  • 正确答案 :C
  • 格林--巴利综合征

  • 解析:依据四肢麻木、无力,弛缓性瘫痪,吞咽、发音困难,定位于多发性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青年患者,急性起病,肌酶正常,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

  • [单选题]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 )
  • 正确答案 :D
  • 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


  • [单选题]呕血与咯血的鉴别,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 正确答案 :E
  • 呕血呈碱性,咯血呈酸性

  • 解析: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及肺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咯血出血前可有喉部瘙痒、胸闷、咳嗽等症状;咯出的血为鲜红色;血中可混合有痰液、泡沫。其酸碱反应为碱性;咯血出血后常有血痰数日。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呕血出血前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出的血常为暗红色;血中可混有食物残渣、胃液;其酸碱反应为酸性;呕血出血后常无痰。故E错。根据题意,答案为E。

  • [单选题]如患者出现无尿,24小时尿量应少于
  • 正确答案 :D
  • 100ml


  • [单选题]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 )
  • 正确答案 :A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单选题]对于腹腔积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丝虫病常可引起血性腹腔积液

  • 解析:丝虫病引起的为乳糜性腹腔积液。腹水的机制与产生水肿的各种机制相同,涉及液体静水压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循环受阻,肾脏因素的影响等,其中以前三者最为重要。如门静脉阻塞或门脉系统血管内压增高可以形成腹水;清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种引起血浆清蛋白下降的疾病,无论是摄入减少,吸收障碍抑或合成下降与分解增加均可致清蛋白下降;淋巴回流可因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丝虫病等引起胸导管或乳糜池梗阻,使淋巴回流受阻。肝硬化时肝内血管阻塞,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亦可外溢进入腹腔,引起腹水。如有乳糜池梗阻及损伤性破裂,乳糜溢入腹腔,形成乳糜性腹水。炎症病变使腹膜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或渗出增加亦引起腹水。肾脏血流减少及肾小球滤过性下降,均可导致水钠潴留,从而促进腹水形成。E错误。根据题意,答案为E。

  • [单选题]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维甲酸

  • 解析:ATRA可诱导带有t(15;17)(q22;q21)/PML-RARα融合基因的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

  • [单选题]关于1型糖尿病,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胰岛素释放高峰延迟


  • [单选题]引起肾性少尿的病因包括
  • 正确答案 :B
  • 急进性肾炎

  • 解析:肾性少尿主要见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病及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肾脏病引起的急性肾衰竭。

  • [单选题]原发性痛风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正确答案 :D
  • 尿酸排泄减少

  • 解析:只有很少数患者是因为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强或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引起痛风,80%~90%原发性痛风患者都是因为肾小管排泌尿酸减少或回吸收过多发病。

  • [单选题]左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为
  • 正确答案 :C
  • 呼吸困难


  • [单选题]正常人平卧时,颈外静脉在锁骨上缘至下颌角间的充盈水平在
  • 正确答案 :B
  • 下2/3以内


  • [单选题]骨质疏松症最终的临床表现为
  • 正确答案 :E
  • 骨折


  • [单选题]风心病心衰患者用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心电图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应首先考虑
  • 正确答案 :C
  • 洋地黄中毒


  • [单选题]男性,29岁。因呕吐腹泻来诊,粪便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阿米巴痢疾。该患者典型的粪便是
  • 正确答案 :B
  • 果酱样便

  • 解析:果酱样便为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特征。

  • [单选题]女性,28岁。查体见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
  • 正确答案 :B
  • 破伤风

  • 解析: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为破伤风的典型表现。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正高) 肿瘤内科(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病案信息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药学(师)(代码:201) 辽宁初级中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