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
正确答案 :ABDE
奎尼丁
普罗帕酮
利多卡因
美西律
[多选题]有关预激综合征患者T波改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BCE
T波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
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
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可直立
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T波伪正常化,常提示合并有原发性T改变
解析:部分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在一段时间内可仍然倒置,此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多选题]下述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组合中哪些项正确
正确答案 :AB
合并冠心病心绞痛-静脉注射美托洛尔
合并心力衰竭-静脉注射胺碘酮
解析:合并洋地黄中毒时电复律易引起窦性停搏,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酰胺)可以抑制心肌收缩力,引起低血压,故合并休克时不宜使用。维拉帕米可以加快旁道前传,增加心室率,故不适用于旁道前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或房颤。美托洛尔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功能没有不良影响。
[多选题]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时,左右下肢电极不能放置于同一侧下肢的原因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BDE
降低了心电图波幅
可使心电图波形反转
易产生基线漂移
易引起ST段失真
解析: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安装有右下肢反驱动电路,能有效抑制交流电干扰。如将左、右下肢电极放在同一侧下肢上等于取消了此功能,从而降低了抗交流电干扰的能力。
[多选题]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的是
正确答案 :BCDE
交叉感知
T波感知
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解析:感知阈值设置过高常引起感知不良,而非感知过度。
[多选题]形成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BDE
恰遇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
恰遇心室肌的相对不应期
恰遇右束支的有效不应期
恰遇右束支的相对不应期
[多选题]预激综合征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正确答案 :ABCD
窦性心律呈完全心室预激图形
PJ间期常>0.27s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QRS波群呈完全心室预激图形
食管心房调搏通常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多选题]关于Vereckei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正确答案 :ABCD
存在房室分离,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aVR导联QRS波群呈R型或RS型,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QRS波群形态不符合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与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之比≤1,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解析: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是指从QRS波群起点后移40ms处的电压绝对值;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是指从QRS波群终点前移40ms处的电压绝对值。应用Vi/Vt比值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有其电生理的合理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时其心室激动的初始顺序是通过正常希浦系统进行的,故除极速度较快,Vi较大,束支阻滞主要使心室中段与终末除极速度变慢,故Vt较小,因而Vi/Vt>1时支持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时,因激动起源于心室,初始除极是通过传导速度较慢的心室肌进行传导,故Vi较小,当心室除极到达希浦系统时激动传导速度较快,Vt较大,因而Vi/Vt≤1支持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为室性心动过速。需要注意的是,侵害心肌的某些疾病可能改变Vi或Vt,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如伴有前间壁心肌梗死可使Vi减小,而Vt无改变,易误诊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肌瘢痕位于心室激动较晚的部位可使Vt减小,易将室性心动过速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因此,采用Vi/Vt比值鉴别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