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服药前数脉搏

题目:患儿,女,3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经常患肺炎,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左心室及右心室均肥大,X线片示肺血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儿男,3岁。因患肺炎入院治疗。输液过程中,护士发现患儿的静脉留置针不够通畅,准备重新穿刺。但是患儿家属坚决反对,表示不忍心患儿再度穿刺。于是护士决定勉强使用。不久,患儿的手背和前臂肿胀明显。护士的行为违反了护理伦理原则,其中不涉及
  • 公正原则

  • 解析:护士发现患儿的静脉留置针不够通畅,由于家属反对,使用不够通畅的留置针导致患儿手背、前臂肿胀,违反了自主、不伤害、有利原则,自主原则中最能代表尊重病人的自主方式是“知情同意”。公正原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平等对待病人,二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本案例护士行为不涉及公正原则。故选D。解题关键:护士执业中的伦理原则包括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行善原则等。

  • [单选题]肺癌压迫上腔静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

  • 解析:肺癌中晚期的症状主要有:1、压迫或侵及上腔静脉,产生上腔静脉综合征,呈现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 [单选题]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对1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伸直型肱骨髁上型骨折与肘关节后脱位的区别点
  • 肘关节畸形

  • 解析:伸直型肱骨髁上型骨折与肘关节后脱位的区别点包括:前者上臂缩短,肘后三角正常,肘关节有部分活动;后者前臂缩短,肘后三角异常,肘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 [单选题]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是
  • 绞痛

  • 解析:输尿管结石属于上尿路结石,常见症状有肾绞痛,典型表现为疼痛剧烈难忍,阵发性发作位于腰部或上腹部;肉眼或镜下血尿、恶心呕吐、膀胱刺激征、还可有发热、畏寒、寒战等全身症状。故选B。解题关键:输尿管结石的疼痛为肾绞痛。

  • [单选题]成人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为黏液血便,应考虑为
  • 直肠癌

  • 解析:成人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为黏液血便,应考虑为直肠癌,排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 [单选题]患者,男,68岁,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4小时,患者变换卧位几分钟内,腹腔引流管突然引流出大量红色血性液体。正确的措施是( )
  • 观察生命体征,报告医生

  • 解析:患者术后腹腔引流管突然引流出大量红色血性液体,为术后出血表现,护士应首先观察生命体征,立即报告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给予止血、输液、输血等处理。

  • [单选题]患者男,70岁。患慢性呼吸衰竭入院,近二天患者烦躁不安,呼吸浅速,球结膜水肿,夜间失眠,心率加快。考虑患者发生了
  • 二氧化碳潴留

  • 解析:CO2潴留的临床表现 二氧化碳分压能较准确地反映呼吸功能状态。二氧化碳分压>6kPa为高碳酸血症,提示通气不足,示有CO2潴留,为呼吸性酸中毒;<5.99kPa,为低碳酸血症,提示通气过度,示CO2排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pCO2>4.66kPa时可出现呼吸衰竭,>7.32kPa是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志之一;当二氧化碳分压升至10.64kPa以上,出现中枢神经的抑制症状,首先表现为神经反应迟钝、头痛、定向力障碍,进而出现精神错乱、昏睡、半昏迷至昏迷,甚至发生抽搐。当二氧化碳分压升至15.96kPa时,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昏迷,伴足底反射消失,瞳孔一般缩小,颅内压升高,危及生命,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对病情的影响程度,与个体有明显差异,与CO2潴留产生的快慢有直接的关系。当CO2急剧潴留(急性呼吸衰竭),即使二氧化碳分压未超过10.64kPa,亦可出现昏迷。

  •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妇产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0) 执业药师(中药) 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