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题目: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要划分的层次有
解析:马斯洛提出入有五种需要,是依次要求、依次满足、递级上升的五个层次,这五种需要是: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社会交往(爱和所属)的需要;④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预防牵引针眼感染的措施错误的是
针眼处的分泌物不必处理
针眼处每天滴生理盐水2次
发现牵引针偏移时应立即矫正
感染者引流后,保持钢针原位牵引
解析: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保证敷料的干燥清洁,预防发生感染.避免牵引针滑动移位,骨牵引针两端套上木塞或 胶盖小瓶,以防伤及人挂钩被褥,定期加强观察,发现牵引针偏移时, 局部经消毒后再调整至对称位
[多选题]骨肉瘤的诊治特点中正确的是
属于恶性骨肿瘤
X线片可见Codman三角
X线片可见"日光射线"现象
手术前后均需大剂量化疗
解析:骨肉瘤指的是原发于骨髓内的高恶性肿瘤,其特征为增殖的肿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或骨样组织,故又称为成骨肉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的原发恶性肿瘤,75%病例在10~30岁发病,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5~2:1。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为肱骨近端(这3个部位发病率依次为4:2:1)。骨肉瘤的病程短而进展快、可以出现局部跳跃灶。骨肉瘤最常经血行转移至肺,继发性的和在末期的骨肉瘤可转移至骨,而在发生骨转移时,往往已经发生肺部转移
[多选题]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损伤细胞膜
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多选题]甲状腺危象的处理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 )
给予大剂量抗生素
应用水杨酸类药物
解析:一旦发生危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抢救,包括吸氧、镇静、降温、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注射液,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首次3~5ml),紧急时将10%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降低循环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还可用普萘洛尔5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以降低周围组织对肾上腺素的反应。
[多选题]关于肺癌的扩散和转移,叙述正确的有
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不一定反映病程
小细胞癌以淋巴转移为主
淋巴转移是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最常见的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中心型肺癌穿过支气管壁后,可直接向肺内组织浸润和生长
解析:扩散和转移
1.直接蔓延 中心型肺癌穿过支气管壁后,可直接向肺内组织浸润与生长,亦可浸润支气管周围淋巴结,以及心包、心脏、大血管、食管、膈肌、喉返神经等。周围型肺癌常沿支气管或肺泡增殖,容易侵犯胸膜、胸壁、肋骨及膈肌。
2.淋巴转移 是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最常见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此外包括肺门、纵隔、腋窝及腹腔淋巴结,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淋巴结活检可确定组织类型。淋巴结大小不一定反映病程早晚。
3.血行转移 当癌细胞侵入小静脉、毛细血管或胸导管时,即可进入血管发生远处脏器转移。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播散的途径也不同。鳞癌以淋巴道转移为主;腺癌可侵犯、压迫局部肺组织,经支气管黏膜下淋巴播散,常累及胸膜出现胸腔积液,易发生肺门淋巴结转移,骨、肝、脑是其易转移的器官;大细胞癌易血行转移;小细胞癌早期可有血行和淋巴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