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E

风湿热 病毒性心肌炎

题目:患儿男,9岁。因不规则发热1个月,发现心脏杂音1周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先天性心脏病史及风湿热病史。体检:T37.8℃,R22次/分,扁桃体Ⅱ度肿大,未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稍粗,心率120次/分,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四肢关节无红肿。

解析:1.患儿发热时间较长,同时伴有心动过速、心脏瓣膜受损体征,应考虑与感染有关的疾病如风湿热、病毒性心肌炎,因否认先心病史,可不考虑此诊断,患儿只有心脏单个器官功能受损,无关节及其他器官功能改变,故先不考虑SLE和类风湿关节炎。 2.患儿考虑风湿热,故应检查血常规、CRP、ASO、血沉等;患儿有长期发热应排除特殊病原体感染故检查PPD试验、细菌培养;柯萨奇病毒为心肌炎的常见致病病原体,故应予检测。 3.患儿上述实验室检查均为阳性,且ASO阳性,支持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治疗敏感,考虑诊断为风湿热。 4.WBC、CRP和ESR为监测风湿热病情活动性的指标,其他项目均不是反映病情活动性的指标。 5.风湿性心脏病为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具有与心瓣膜相同的抗原导致的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非致病菌的直接感染损伤,ASO只能反映经历过链球菌感染,不能反映病情活动性。ASO阳性是链球菌感染的重要依据。风湿热多有家族多发和遗传倾向。 6.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心瓣膜疾病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其特点为:①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于细胞膜上;②介导的抗体是IgG和IgM;③有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④后果是靶细胞被破坏。其他选项均不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特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诺卡菌致病机制主要产生()
  • 毒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索状因子


  • [多选题]厌氧菌感染的指征是
  • 感染组织局部产生大量气体,皮下有捻发感

    分泌物有恶臭或呈暗红色

    动物咬伤后的继发感染


  • [多选题]临床上常取粪便标本作为检测材料的是 ( )
  • 甲型肝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埃可病毒


  • [多选题]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有
  •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白喉棒状杆菌

    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鼠疫耶尔森菌


  • [多选题]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虫期是 ( )
  • 童虫

    成虫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正高) 针灸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代码:357)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MRI医师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