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分组法
题目: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是
解析: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有分组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外阴炎坐浴常用溶液
1:5000高锰酸钾液
解析:外阴炎坐浴洗液常用有1:5000高锰酸钾溶液,能杀菌消毒。
[单选题]下列关于原发型肺结核的描述,错误的是
原发病灶和淋巴结都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解析:原发型肺结核,即初染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及从边远山区、农村初进城市的成人。症状多轻微而短暂,初次感染部位多在上叶底部、中叶和下叶上部,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发生干酪样坏死。
[单选题]围产期
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
解析:从妊娠28周至生后7天,称为围产期,又称围生期,这一时期包括了孕晚期、娩出过程和新生儿早期。
[单选题]关于人际传播中的谈话技巧,正确的是
注意观察对象表情
解析:人际传播中的谈话应适当停顿,给对象思考和提问的机会,交谈中注意对象的表情可及时了解其理解程度,一次谈话一个主题,避免内容过广。【该题针对“人际传播”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正常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是
肾的调节
解析:机体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和少量的碱性物质,一切非挥发性酸和过剩的碳酸氢盐都由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细胞外液中的碳酸氢盐的浓度保持稳定。因此说,正常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是肾脏。血液缓冲系统调节酸碱的能力有限,而肺主要是排出挥发性酸。
[单选题]风湿活动的正确判断指标是
C-反应蛋白增多
解析: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和黏蛋白增高,此为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风湿热病因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王某,女,18岁,因面临考试,担心考试不及格,天天熬夜复习,每天只睡5个小时,一周后,出现头晕、恶心、腹泻,来到门诊。王某的表现属于一种
应激适应不良
解析: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多种适应形式。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如果出现了应激过程中的非适应性反应,出现身心症状,则为应激适应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