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5~3.5年
题目:患儿,女,5岁。患白血病8个月,予正规化疗,现发热1天。查体:体温40.1℃,胸骨压痛,各关节疼痛。心肺腹部未见异常。
解析:1.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 :(1)肝、脾、淋巴结增大:增大的肝、脾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可有压痛。全身淋巴结轻度增大,多局限于颈部、颌下、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有时可引起压迫症状,如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可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和静脉回流受阻等。 (2)骨和关节浸润:白血病细胞易侵犯红骨髓,故白血病儿童骨、关节疼痛较常见,如胸骨压痛,四肢长骨、肩、膝、腕、踝等关节疼痛。 (3)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白血病细胞侵犯脑实质或脑膜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儿可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脑神经麻痹等。因多数化疗药物不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生率较高,是导致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 (4)其他器官浸润:白血病细胞浸润睾丸时引起睾丸白血病,表现为睾丸局部增大、触痛、阴囊皮肤呈红黑色,由于化疗药物不易进入睾丸,是白血病复发的另一重要原因;白血病细胞浸润眶骨、颅骨、胸骨、肋骨或肝、肾、肌肉等组织,在局部呈块状隆起形成绿色瘤;浸润皮肤,出现丘疹、斑疹、结节或肿块;心脏浸润可引起心脏扩大、传导阻滞、心包积液及心力衰竭等;肾浸润可出现肾增大、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消化系统浸润可出现口腔溃疡、局部肿胀、食欲减退、腹痛、腹泻、便血等。
2.骨髓象是确定诊断及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典型的骨髓象是:该类型白血病的原始及幼稚细胞极度增生,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3.预防感染,感染是患儿最常见、最危险的合并症,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预防感染尤为重要。
4.总疗程需持续完全缓解2.5~3.5年方可停止治疗,并继续追踪观察数年。有条件者可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可提高患儿的长期生存率,而且还可能根治白血病。一般在第一次化疗完全缓解后进行。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属于类实验性研究中常用的科研设计类型的是
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单选题]患儿女,8岁。今起阵发性脐周疼痛伴有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腹部扪及条索块物,扪之有活动感。腹部X线透视见液平面。该患儿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蛔虫性肠梗阻
解析:蛔虫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有时吐出或便出蛔虫等症状。腹痛多呈绞痛性质。查体时,腹肌紧张不明显,多数病人在脐周或右下腹摸到条索状或香肠样肿块,指压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肿块可有轻度移动。因此诊断为D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高血压病的并发症的是
下肢动脉供血不足
[多选题]儿科护士应当具备的素质是( )
善于与家长沟通
善于与儿童沟通
丰富的学识
高尚的道德品质
开朗的性格
解析: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单选题]患儿女,7岁。冬季晚餐后在有取暖火炉的卧室入睡,次日晨,家长发现其昏睡不醒,急送医院。查体:血压85/55mmHg,体温38.7℃,呼吸22次/分,心率104次/分,面色潮红,大汗,口唇、黏膜呈樱桃红色。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一氧化碳中毒
解析:—氧化碳中毒表现:1.轻度中毒 病人感头痛、头晕、四肢无力、胸闷、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心悸、嗜睡或意识模糊。此时如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较快消失。2.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病人常出现浅昏迷、脉快、皮肤多汗、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此时如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给予加压吸氧后,常于数小时后清醒,一般无明显的并发症。3.重度中毒 病人进入深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呼吸浅而快、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周身大汗,可有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最后可因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急性中毒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急救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三阶梯用药期间,下列关于预防便秘的描述正确的是( )
坚持锻炼
尽量多食蔬菜,多喝水、汤、果汁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必要时灌肠
解析:重度疼痛时才选第三阶梯止痛药,首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在此期间预防便秘要坚持锻炼,尽量多食蔬菜,多喝水、汤、果汁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必要时灌肠。在此期间患者疼痛决裂减少用药,加强观察,鼓励患者增强信念解决便秘都不太现实。故选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