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100ml
题目:护士给10个月患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用等渗盐水灌肠时,其溶液的需要量为
解析:成人每次为500-1000ml 小儿每次为200-500ml 1岁以内婴儿50-100ml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要维持早产儿的体温稳定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当
暴露操作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解析: 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婴儿培养箱的温度与患儿的体重有关,体重越轻箱温越高。体重大于2000g应放在婴儿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因头部面积占体表面积20.8%,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取简易保暖方法,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日测体温6次,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单选题]新生儿窒息无自主呼吸时,加压给氧的通气频率为每分钟
30~40次
解析:建立呼吸,增加通气过程中,如无自主呼吸、心率小于100次/分者,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遮盖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分。
[多选题]骨髓外造血的特点是
常见于造血需要增加时
肝、脾、淋巴结恢复到胎儿期造血状态
肝、脾、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幼红细胞
病因去除后造血可恢复正常
解析:骨髓外造血: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一般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考点】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单选题]患儿女.4岁。急起高热,流涎厌食,眼痛流泪。查体:咽部充血,咽峡无溃疡,结膜充血,耳后可触及淋巴结1.0cm×2.0cm,心肺(-)。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
咽-结合膜热
解析:咽-结合膜热(1)急性起病,高热、咽部充血,疼痛明显、眼睛发红显著(医学上称睑结膜滤泡增生、充血、水肿)。(2)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高热时间比普通的感冒要长,常可持续3~5天。(3)咽结合膜热的眼睛发红多数仅限于一侧眼睛,并且眼分泌物少,这是区别其他疾病的眼睛发红的关键。也可以两侧眼睛发红,但发红的程度是不同的。(4)病儿的颈部、耳后及颌下的淋巴结常肿大;有时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单选题]由于暗示效应导致对健康教育目标人群评价效果出现偏倚,此偏倚因素为
观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