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交通肇事罪
题目:甲驾驶车辆在城市主干道不慎将乙撞成重伤,负事故主要责任。由于抢救乙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甲感到很紧张,遂到寺庙中祈祷乙快点死去。在其祈祷后的第二天,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
解析:解析:首先,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当无疑问。其次,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死亡的,不以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论处,仍以交通肇事罪论处。再次,甲因为愚昧而祈祷乙快点死去,不可能导致乙死亡,这属于迷信犯。对于迷信犯、愚昧犯,不为罪、不处罚,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故选D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唐朝有关禁违止邪的官吏守则是( )
格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唐朝的法律形式。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律、令、格、式四种。(1)律。律是关于定罪量刑的法典,最具有稳定性。(2)令。令是国家政权组织方面的制度与规定。这种法律形式不同于秦汉时期的“令”。秦汉时期的令属于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皇帝临时发布的诏令。(3)格。格是具有行政法律性质的官吏守则。唐朝的格虽然从北魏时期的格发展而来,但是性质不同。北魏以及东魏的格具有刑事法律的性质,但是唐朝的“格”具有行政法律的性质。依照唐律,只有经过汇编的“永格”才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格具有“禁违止邪”的作用。(4)式。式是封建国家各级行政组织活动的规则,以及上下级之间公文程式的法律规定。该法律形式源于西魏的《大统式》。综上分析,C项是正确答案。A项、B项和D项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
[多选题]下列关于法定代理人的表达,哪些是正确的?( )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
夫妻一方失去民事行为能力,另一方为其法定代理人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法定代理人的确定,夫妻双方如果均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则不存在互为代理人的必要。
[单选题]根据刑法理论,牵连犯( )。
除刑法有数罪并罚的规定外,其余的按从一重处断原则论处
解析:解析:对牵连犯的处罚,以前我国刑法学者普遍认为,应当依照从一重处断的原则。但是,在1997年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对某些牵连犯的处罚明确规定为“数罪并罚”。例如,《刑法》第241条第4款规定:“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并有第2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2款规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于是,形成了《指南》中的观点:除刑法典中明确规定为数罪并罚的以外,其他的按从一重处断论处。考生一定要注意这种说法。
[多选题]关于法治作用的局限性,可作如下说明( )。
法不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法律所要使用的事实无法确定
解析:ABCD
[单选题]保证合同应当由保证人与债务人以书面形式订立。( )
错误
解析:解析:保证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是保证人与债权人,而不是保证人与债务人,因此本题是错误的。
[单选题]我国公民的平等权不包括( )。
立法上的平等
解析:解析:我国公民的平等权不包括立法上的平等。
[单选题]《著作权法》第53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该条规定属于以下哪种法律规则?( )
准用性规则
解析:解析:凡法律规范不明确规定而只规定依其他法律法规者为准用性规则。这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法律后果仅根据本条规则不能够确定,而必须要靠所准用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来确定,故为准用性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