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男.28岁,个体户,有冶游史1周。2天前自觉尿痛、尿频、尿道口出脓。查体:尿道口可见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此例哪种疾病可能性大
  • 正确答案 :D
  • 淋病

  • 解析:参考答案:D

  • [多选题]有关生物监测,正确的说法是
  • 正确答案 :D
  • 可用于筛检易感者

  • 解析:参考答案:D

  • [单选题]某规划中的城市人口规模为40万,从卫生学要求考虑,建居住区
  • 正确答案 :B
  • 8个为宜

  • 解析:(答案:B)城市规划中要求,城市中的每个居住区的人口数一般约为5万。所以, 40万人口的城市应建8个居住区为宜。

  • [多选题]现况调查的目的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确定该病的病因

  • 解析:参考答案:E

  • [多选题]健康危险度评价与管理过程的组成有
  • 正确答案 :ACE
  • 调查研究

    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管理

  • 解析:健康危险度评价与管理过程的组成主要有3个环节:①调查研究:实验室及现场观察;外推方法作息;现场测定、暴露评定、居民特征分析。②危险度评价:危害鉴定;剂量一反应评定;暴露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③危险度管理:提出供选择的管理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决策及行动。

  • [单选题]单位时间内外源性化合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为
  • 正确答案 :B
  • 消除速率常数

  • 解析:(答案:B)按外源性化合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过程公式,消除速率常数 Ke=-(dc/dt)/C,亦即为单位时间外源性化合物从体内消除量占体存量的比例。

  • [多选题]下列偏倚在队列研究中见不到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奈曼偏倚

  • 解析:参考答案:B

  • [单选题]在某地发生的一次不明原因的甲型肝炎的爆发中,当地居民的罹患率高,外地前来旅游的人该病的罹患率也高,在寻找病因过程中可以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
  • 正确答案 :A
  • 求同法

  • 解析:(答案:A)根据本题资料,寻找病因可以利用求同法。求同法,或称“异中求同法”,是指在不同条件下,如果病人都具有相同的因素,则此因素可能是致病因素。例如 1958年川西平原发生一次大规模的以不明原因的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流行,经朱聘等调查发现农民罹患率高,而且参加过支农劳动的国家职工发病率也较高。循“求同法”的思路,找出这两种人群具有的共同因素。原来这两组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人群近期都曾从事过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由此形成假设,即到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可能是这次疾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环节。果然,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此次疾病流行属一次罕见的钩端螺旋体病大流行。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干扰项。求异法,或称“同中求异法”,是指处在相同环境中两组人群,如果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并且这两组人群在某种因素的暴露程度上也有所不同,那么这种不同的暴露因素可能是致病因素。例如在同一地区内,察布查尔病只发生在锡伯族,而不发生在当地的其他民族。按求异法的原理,须在民族杂居的地方寻找锡伯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点。通过比较,发现察布查尔病与锡伯族的特殊饮食“米送乎乎”有关。共变法,是指某因素量的改变,引起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则此因素为可能的致病因素。分析该因素在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以及人群分布中的特点,并与所研究疾病的频率进行比较以形成假设。例如一英国学者发现哮喘死亡率升高与一种治疗哮喘的气溶胶的销售量的增加相一致,当停止该药的销售后,死亡率随之下降,从而建立起哮喘的死亡率的变化与此种药物有关的假设。排除法,是指在寻找病因的过程中,针对多个可疑致病因素,利用所掌握的资料排除不可能的因素,保留最可能的因素以形成假设的方法。类推法,是从已知的相似的事件推导所研究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 [单选题]男性患者,72岁,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20年。胸闷、气短加重l周,血气检查:pH 7.29,PaC02 78mmHg,Pa02 58mmHg,HCCh一32mmol/L,BE5mmol/L。据此结果该患者酸碱失衡的类型最可能是
  • 正确答案 :C
  • 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 [多选题]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正确答案 :C
  • 对水源采取措施对控制疾病流行影响不大

  • 解析:参考答案:C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