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独语”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


  • [单选题]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
  • 正确答案 :A
  • 《内经》


  • [单选题]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是
  • 正确答案 :C
  • 商阳

  • 解析:商阳 井穴 定位 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 [单选题]郄穴共有( )
  • 正确答案 :C
  • 16个


  • [单选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 正确答案 :C
  •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解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3个基本条件.png]   (一)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及免疫性

  • [单选题]崩漏的发生主要与哪些经脉有关
  • 正确答案 :D
  • 任脉、冲脉

  • 解析:崩漏 【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官非时妄行。素体阳盛,外感热邪,过食辛辣,致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致藏血失常;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发为崩漏。忧思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摄无权,而致冲任不固;肾阳亏损,失于封藏,使冲任不固,或肾阴不足致虚火动血,而成崩漏。 【辨证】 1.实证 主症 崩漏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红。兼见血色深红,质黏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黏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血色正常,或带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叹息,小腹胀痛,苔薄白,脉弦,为气郁;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色紫红而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为血瘀。 2.虚证 主症 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 【治疗】 1.基本治疗 (1)实证 治法 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关元 三阴交 公孙 隐白 配穴 血热加中极、血海;湿热加中极、阴陵泉;气郁加膻中、太冲;血瘀加膈俞、血海。 操作 关元用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用毫针泻法。 (2)虚证 治法 调补冲任,益气固经。以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气海 足三里 地机 三阴交 配穴 脾气虚加脾俞、胃俞;肾阳虚加肾俞、命门;肾阴虚加肾俞、太溪;盗汗加阴郄;失眠加神门。 操作 毫针补法,可施用灸法。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肾、肝、脾。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埋针法,两耳交替使用。 (2)穴位注射法 选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关元俞。用维生素B↓(12)或黄芪、当归等注射液,每穴可注药液2ml,每日1次。 (3)挑刺法 在腰骶部督脉或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挑破0.2~0.3cm长,O.1cm深,将白色纤维挑断,每次选2~4个点,每月1次,连续挑治3次。

  • [单选题]咳嗽上气痰浊壅肺证宜选用
  • 正确答案 :E
  • 皂荚丸


  • [单选题]伤寒患者常见的热型是
  • 正确答案 :A
  • 稽留热

  • 解析:稽留热临床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及副伤寒的高热期。

  • [单选题]五脏分阴阳,肺的阴阳属性是
  • 正确答案 :B
  • 阳中之阴


  • [单选题]"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主要指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侵犯人体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药学(中级) 乡村医生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