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SmIg
题目:人类B淋巴细胞表面结合抗原的受体是
解析:人类B细胞表面受体BCR,本质是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有关"菌毛"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不能直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析:菌毛是许多革兰阴性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的比鞭毛纤细、短而直的丝状物,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才能看见。按其功能,菌毛可分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普通菌毛具有粘附宿主细胞的作用,细菌借此可牢固粘附在人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定居,进而侵入细胞内。无菌毛的细菌则易被排出体外。因此普通菌毛与细菌致病力有关。性菌毛由F因子编码产生,供体菌能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菌,故与细菌接合和某些遗传性状的传递有关。性菌毛也是某些噬菌体吸附的受体部位。菌毛与细菌的运动无关。
[单选题]有关"接合"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失去F质粒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