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题目: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与下列何种疾病的诊断关系不大

解析: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放射线照射反应均可有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概念
  • 生物化学测定

  • 解析:随着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国际上在白血病FAB分型的基础上,结合其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和细胞遗传学(cytogenetles)特征,提出了白血病另一种新的分型方法,即MIC分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使其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融合基因的检出更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本质,从而提出了MICM分型方案,使白血病的诊断从细胞水平上升到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

  • [单选题]继发于垂体病变的性幼稚症的临床生化检测结果不可能为( )
  • GnRH兴奋试验为正常反应

  • 解析:无论下丘脑病变还是垂体病变所致的继发性性幼稚症者,实验室检查均可见除性激素水平低下外,尚可出现促性腺激素LH、FSH水平亦低下。GnRH兴奋试验和氯米芬间接兴奋试验有助于病变部位诊断。二者均无反应或反应低下,提示病变部位为垂体性;若GnRH兴奋试验反应正常,而氯米芬间接兴奋试验无反应或反应弱,则病变往往在下丘脑水平。

  • [单选题]首次晨尿不适于做
  • Addis计数

  • 解析:首次晨尿标本有利于尿液形态学和化学成分分析,可用于肾脏浓缩能力评价。

  • [单选题]完全抗原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特性是
  • 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

  • 解析:完全抗原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特性是免疫原性及反应原性。

  • [单选题]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 解析:原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次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或正常,急性型患者以幼稚型增多为主,慢性型患者以颗粒型增多为主,但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MPV常增大,BT延长、血小板寿命缩短;血清中有血小板抗体,90%的患者PAIg和(或)PA-C3增高。

  • [单选题]泌尿系感染时患者尿液呈碱性并有氨味,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是
  • 奇异变形杆菌

  • 解析:奇异变形杆菌能引起人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仅次于大肠埃希菌),能产生脲酶,可分解尿素,使尿液碱化,与泌尿道结石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内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