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继续犯 结果加重犯 连续犯 想象竞合犯
题目:下列诸犯中( )不属于数罪。
解析:ABC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如何计算?( )。
以案发时未还的实际数额计算
解析: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多次挪用公款不还,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实际数额认定。”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以默示方式终止法律效力时,通常遵循的原则是( )。
后法优于前法
解析:解析:法律的效力终止的方式包括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默示废止是指在适用法律上出现新法和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故选B项。A、C、D项表述的情形属于法律效力位阶所遵循的原则,而非法律效力终止的问题。
[单选题]现役军人的配偶不必征得军人同意即可提出离婚的法定理由是( )。
现役军人有重大过错
解析:解析:根据《婚姻法》第33条的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单选题]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甲和丙的行为属于( )。
非共同犯罪
解析:解析:《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有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2)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在主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本题中甲、丙二人既无共同的犯罪故意也无共同的犯罪行为,二者不构成共同犯罪,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