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题目:关于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解析:

C  参见《宪法》第116条。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某市检察院审理市公安局移送审查起诉的下列案件中,具有何种情形时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 犯罪嫌疑人甲,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犯罪嫌疑人丙已死亡


  • [多选题]下列哪些民事案件法院不予调解?
  • 适用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

    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案件

    请求确认收养无效的案件

    选民资格案件


  • [多选题]我国宪法第六至十八条对经济制度作了专门规定。关于《宪法修正案》就我国经济制度规定所作的修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除第九、十二、十八条外,其他各条都进行过修改 

    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 解析:

    【答案】BCD

      【考点】宪法修订和宪法对经济制度的规定

      【解析】选项A错误。《宪法修正案》(1999年)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该条说的是法律制度,而非经济制度。选项B正确。《宪法修正案》(1993)第七条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选项C正确。现行宪法第六至十八条的对经济制度的规定,仅第九、十二、十八条没有被修改过。选项D正确。《宪法修正案》(1993)第六条将宪法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 [多选题]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且具有规定情形,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应当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下列哪些情形适用该规定?(  )
  • 被胁迫参与犯罪的

    是又聋又哑的人

    因紧急避险过当构成犯罪的

    有自首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

  • 解析:《硎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所以,不起诉书“应当”公开宣布,而不是“可以”公开宣布,故A错误。D错误,也应送达被不起诉人所在的单位。第144条规定,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所以,B正确。第145条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所以,C正确。

  • [多选题]甲国人特里长期居于乙国,丙国人王某长期居于中国,两人在北京经营相互竞争的同种产品。特里不时在互联网上发布不利于王某的消息,王某在中国法院起诉特里侵犯其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关于该案的法律适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名誉权的内容应适用中国法律,因为权利人的经常居住地在中国 

    肖像权的侵害适用甲国法律,因为侵权人是甲国人 

    姓名权的侵害适用乙国法律,因为侵权人的经常居所地在乙国 

    网络侵权应当适用丙国法律,因为被侵权人是丙国人 

  • 解析:

    答案】BCD

      【考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

      【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格权的内容,适用权利人经常居所地法律。选项B、C、D说法错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通过网络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

     


  • [多选题]张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将处罚改为罚款500元,张某可以向哪一(些)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 甲市中级人民法院

    乙县人民法院

  •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的规定,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为被告。张某既可以选择乙县公安局,也可以选择乙县政府作复议机关。一旦选择乙县政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管辖的规定,甲市中级人民法院享有管辖权;而选择乙县公安局,则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多选题]下列哪些法律行为还需要其他法律事实,才能导致有关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 傅某与包某经协商一致后,拟定了一份离婚协议书,双方在纸上签字,协议离婚 某公司为了完善公司对职工的保障,到保险公司为其员工共十人办理了投保手续 方某欲出国,便将自己购买的私房卖给朋友孔某 刘先生参加所在的选区北京市海淀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并当选为区人大代表

  • 解析:【考点】本题考点是法律关系。

    【解析】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原因包括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法律规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即规定了应然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依据法律规范的规定,特定的主体之间形成或变更、消灭法律关系就具备了条件。法律事实是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它是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的中介。有些特殊的法律事实如果要引起一定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必须和其他的必要程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比如涉及人身关系的变更和不动产的转让,就必须要经过其他法律事实。所以选项A中二人还必须经过在法定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才能完成离婚程序。选项C中的买卖房屋的行为还必须经过房屋管理部门的登记批准才能生效,否则转让无效。而选项B和D中的法律行为已经引起了一定法律关系的产生,无需其他法律事实。

  • [多选题]第 19 题 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方式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
  • 根据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进行审理

    根据当事人的要求,进行公开审理

    向被申请人和申请人进行调查

  • 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2条的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申请人提出要求和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意见。据此,选项AD是正确的,至于选项B 是行政复议机关进行调查的方式,因此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导游资格 保险从业资格考试 人力资源师 司法考试 教师资格 电子商务师 心理咨询师 管理咨询师 其它 社区工作者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