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脑血栓形成
题目:女,77岁。晨醒后左侧肢体无力,刷牙时无法拿杯,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史,无心脏病病史。半天后急诊。查体:左侧肢体肌力3级,腱反射高于右侧,左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脑血栓形成多见于6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常在安静状态起病,起病缓慢,多无明显头痛及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稳定,因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动脉支配区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头颅CT检查无阳性发现。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本例应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正常枕先露分娩时,仰伸发生于
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
解析: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负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故本题选D。
[单选题]甲亢术后出现甲状腺危象的主要原因是
术前准备不充分
解析:甲亢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主要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轻柔的手术操作是预防的关键。
[单选题]男,26岁,3个月来全腹胀,右上腹触及不易推动、边缘不整肿块,有压痛,近1个月低热,盗汗不明显,最大可能为
结核性腹膜炎
解析:患者低热、盗汗为典型结核病的中毒症状,腹胀、腹部压痛、腹部包块为结核性腹膜炎的表现。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型和干酪型腹部常触及肿块,系由粘连、增厚的网膜与肠襻缠绕或包裹性积液等所致。多位于脐周,也可见于腹部其他部位。其大小不一,边缘不整齐,表面不平时可呈结节状。另外约半数病人有典型的腹部“柔韧感”体征,常描述为揉面感,或橡皮样抵抗力,常见于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
[单选题]女,38岁。1年前查体发现右侧卵巢囊肿直径6cm,今晨起突发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妇检:扪及右下腹肿物增大,有压痛,蒂部最明显,首先的处理是
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
解析:蒂扭转是卵巢肿瘤的最常见并发症,此题考虑为蒂扭转,故应剖腹探查,以便及早诊断及治疗。
【该题针对“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卵巢肿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2013)糖尿病筛查中高危人群不包括
年龄在45岁以下
解析: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制度? 主要对以下高危人群进行筛查?1)以往有糖调节受损史?2)年龄≥40岁? 3)BMI≥24,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5)高危种族?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病史?7)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00mg/dl,即2.22mmol/L)者,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心脑血管病变者,静坐生活方式?10)有一过性类固醇诱导性糖尿病病史者?11)BMI≥30kg/m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12)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单选题]女,25岁。右小腿窦道反复流脓5年,近10天再次出现局部发热、红肿、疼痛,窦道口流出脓液增多。X线示右胫骨中段死骨形成,周围有新生骨。目前的最佳治疗是
肢体制动,抗生素治疗
解析: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诊断为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为:尽可能彻底消除病灶,摘除死骨,清除增生的瘢痕和肉芽组织,消灭死腔,改善局部循环,为愈合创造条件。但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清除术,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积脓时宜切开引流,同时应进行肢体制动,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
[单选题]患儿女,4天。生后因保温不当,第二日起体温下降,吮乳差,哭声弱。体检:心率缓慢,头颈部及两上肢硬肿,诊断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其硬肿范围估计是
38%
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叫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由受寒引起,主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硬肿。硬肿主要由皮脂硬化和水肿所形成,硬肿面积可以估算: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该患儿头颈部及双上肢硬肿,估计范围为38%,所以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