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佝偻病活动期
题目:9个月婴儿,近1个月夜惊,睡眠差,多汗,烦躁,运动发育迟,刚会坐,不能爬。体检:前囟大,方颅,有肋膈沟及肋骨串珠。
解析:该患儿有方颅,串珠样改变,故可判断为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活动期。答案选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心力衰竭并发心房扑动时首选
快速洋地黄制剂
解析:心衰伴有心律失常:无症状性、非持续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不主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衰伴有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的基本治疗是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事件。心房颤动降低心室率最常用的药物是地高辛,安静时心率控制在80~90次/分。β受体阻滞剂对运动后心率的控制优于洋地黄,且对心衰的病程有良好作用,中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80—90次/分。维拉帕米和地尔硫草抑制心肌功能,增加心衰的危险应避免使用。药物治疗后心房颤动控制不满意,可采用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术。长期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长期应用可减少各种病因心衰患者的猝死率。反复发作的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应用胺碘酮,有猝死、室颤或持续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植人心脏转复除颤器。
[单选题]小儿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肺炎
[单选题]对于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肝细胞癌和丙肝病毒感染无关
解析: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的病因,主要为乙型、丙型或重叠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单选题]某地区欲找出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以便制订防治对策,需要计算和评价的统计指标是
病死率
解析:病死率是指患疾病的人中的死亡强度;患病率是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病例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在总人群中特定疾病的死亡强度;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选择A。
[单选题]男,32岁。因头昏、头痛、多汗、呕吐、腹痛、腹泻半小时来诊。半小时前午餐曾吃青菜和肉类。查体:呼吸18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20/70mmHg,多汗,瞳孔缩小,肺部偶有湿啰音,心脏无杂音,心律规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解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出现毒蕈碱样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腹泻、尿频、便失禁等表现,心跳减慢,瞳孔针尖样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促,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烟碱样症状,肌纤维颤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头晕、意识障碍等中毒表现。根据题中叙述应选C。
[单选题]男,38岁。发作性心前区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无器质性病变,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前区绞痛的原因是由于
冠状动脉痉挛
解析: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无器质性病变,表明冠状动脉无先天性畸形、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是患者有发作性心前区绞痛,也就是提示患者有阵发性心肌缺血,因此考虑冠状动脉痉挛所致。故选E。
[单选题]痈的主要致病菌是
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选D。
[单选题]颅脑对冲伤最常见的部位是
额颞叶
解析:由惯性力引起的脑损伤分散、广泛,有早期昏迷表现。通常将受力侧的脑损伤称为冲击伤,其对侧者称为对冲伤。由于颅前窝与颅中窝的凹凸不平,各种不同部位和方式的头部外伤,均易在额极、颞极及其底面发生惯性力的脑损伤。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