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法的阶级性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对于任何法律规则,我们都要分清它的阶级属性,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事关社会性质的问题

题目:《礼记·曲礼上》载:“八十、九十日髦,七十日悼。悼与髦,虽有罪,不加刑焉。”《汉书·宣帝纪》载元康四年令:“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根据以上材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解析:

本题借中国古今法律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来考查法的继承性和法的阶级性之间的关系。法的继承性和法的阶级性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反映的是法的历史类型变更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法的阶级性指不同类型的法之间在其政治内容、阶级本质上的根本差别,在这方面是不存在继承的;而法的继承性是不同类型的法之间在其专门法律内容、法律技术方面的历史联系,在这方面根据新的社会需要和统治阶级利益可以继承。故,本题题干中错误的选项是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4,4,9,29,119,()。
  • 599

  • 解析:

    4×1+0=4,4×2+1=9,9×3+2=29,29×4+3=119,故下一项应为119×5+4=599,选D。


  • [单选题]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例如对于假钞,如果只是没收,不指明他的危害,人们反而会产生疑惑甚至不满,对于假道理,除了触犯法律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依法取缔禁止外,其他的必须揭露批判它假在哪里,危害在哪里。
  • 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

  • 解析:文段为总分关系。第一句“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是主旨句,下面是例子。故文字意在说明对于假的东西要讲明堵的道理,而非一味堵。故D项正确。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村官 公选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