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90~310mmol/L

题目: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范围

解析: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范围为290~310mmol/L。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家兔动脉血压试验中,暂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可使
  • 血压升高

  • 解析: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存在颈动脉窦,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管壁的机械牵张。在夹闭颈总动脉时,相应的颈总动脉末端的颈动脉窦内的压力降低,感觉神经传人的降低血压的神经冲动减少,使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活动增强,血压升高。因此全身动脉血压上升。故选E。

  • [单选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易传播的途径是
  • 生活接触

  • 解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易传播的途径是生活接触,可通过性传播、器官移植、母婴传播以及不洁注射。

  • [单选题]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血液传播

  • 解析: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包括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

  • [单选题]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有效期,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
  • 3天

  • 解析: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有效期,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 [单选题]为预防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小儿每日口服维生素D的剂量为
  • 400-800

  • 解析:一般要幼儿每日需维生素D400-800单位。

  • [单选题]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我国病原微生物分类是
  • 四类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病原微生物分类的识记程度。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 [单选题]心脏生理性杂音的特征不包括
  • 也可见于舒张期

  • 解析:生理性杂音多位于心尖部或肺动脉瓣区,杂音柔和、局限,不伴有震颤。生理性能性杂音一般为Ⅱ级以下的收缩期杂音(E错),它的出现并不一定表示心脏有病,而是心肌收缩力增强,血流速度增快的结果。多发生于正常青年人,也见于发热、贫血、情绪激动、运动后及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故答案是E。

  • [单选题]女,35岁。与家人吵架后服敌百虫100ml,30分钟后被急送医院。查体:昏迷状态,呼吸困难,皮肤湿冷,双瞳孔如针尖大小。正确的紧急处理是
  • 气管插管气道保护后应用大量温水洗胃+导泻

  • 解析:敌百虫属于有机磷中毒,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中毒者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中毒者忌用)反复洗胃。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内科(正高) 内科护理(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急诊医学(副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辽宁初级中药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内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