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薄荷

题目:治疗外感风热,发热,微恶寒,头痛,咽喉肿痛,兼胸闷胁肋胀痛,应首选

解析:患者"外感风热,发热,微恶寒",治宜疏散风热,"头痛"治宜清利头目,"咽喉肿痛"治宜清热利咽,"胸闷胁肋胀痛"治宜疏肝行气,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故选择B。升麻升阳举陷。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些正气太虚弱的虫积患者,最宜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 先扶正后祛邪

  • 解析:先扶正后祛邪此法适用于虽属正虚邪盛,但正气虚甚,不耐攻邪,若兼以攻邪则会更伤正气的病证。对这样的病证,先用扶正补虚,以助正气,待正气能耐受攻邪时,再予祛邪,则不会有正气虚脱之虞。患者正气大衰与虫积之邪并存,此时若直接驱虫,会因药性峻烈而人体气血已虚,难以耐受。故应先用扶正健脾之法,使人体正气渐复,然后才能再用驱虫之法祛除虫积之邪。

  • [单选题]真武汤中白芍的主要作用有
  • 缓急、利小便

  • 解析:真武汤为温阳利水之剂,主治肾阳虚弱、水气为患所致腹痛下利诸证。《神农本草经》云:"芍药主邪气腹痛……止痛,利小便。"本方配伍芍药,既取其敛阴缓急而止腹痛,兼取其利小便以助渗湿而除水患。故选A。

  • [单选题]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
  • 公孙

  • 解析: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定位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在太白后约1寸;第一跖趾关节后缘,足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处取穴。

  •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已婚。经血非时而下,淋漓日久不尽,色淡红,质清稀,伴神疲气短,面浮肢肿,纳呆便溏,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治疗应首选
  • 固本止崩汤

  • 解析:症见经血非时而下,淋漓日久不尽,属崩漏,证属脾虚证,应选用固本止崩汤健脾益气,固崩止血。

  • [单选题]患儿,4岁。反复浮肿月余,尿蛋白定性(+++),尿蛋白定量>300mg/(kg·d),血白蛋白28g/L,血胆固醇10.4mmol/L。症见腰腹下肢肿甚,面白无华,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短少,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无力。其诊断是( )
  • 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

  • 解析:诊断肾病综合征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凡有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0.1g/kg,或>3.5g/kg),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5.7mmol/L,<220mg%),低白蛋白血症(<30g/L,<3Gg%)均可诊为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水液失于气化和温运,以致水湿内停,外溢肌肤,因湿性趋下,则见全身浮肿,以下肢腰腹为甚,按之凹陷难起;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不得下泄,故小便量少甚或无尿;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则大便溏;阳气不足,失于温煦,精微不足,失于充养,故畏寒肢冷,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候。所以该患儿的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本题选B。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正畸学(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