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前胡,茯苓

题目:参苏饮与败毒散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解析:参苏饮组成药物:人参、紫苏、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干葛、木香、甘草、桔梗、茯苓。败毒散的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特性穴中,治疗急性病症应首先选用
  • 郄穴

  • 解析:郄穴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此外,郄穴亦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 [单选题]善治阳明经眉棱骨痛的药物是
  • 白芷

  • 解析:白芷可用于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尤为多用,本品为治阳明头痛要药。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虚热证与实热证的鉴别要点
  • 盗汗颧红

  • 解析:盗汗颧红为阴虚的表现。

  • [单选题]患儿,2岁。平素体弱,入夏以来持续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食欲减退,精神略倦,四肢乏力,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该病诊断是( )
  • 夏季热

  • 解析: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因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发病于夏季,故名夏季热。病初起时一般情况良好,不显病容,或偶有感冒症状,但多不严重,发热持续不退时可见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烦躁不安。需与疰夏相鉴别,该病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食欲不振,精神倦怠,无汗闭、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本病应与一些长期发热的疾病作鉴别。如小儿湿温,则发热较高,表情淡漠,有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若小儿肺痨,则有不规则发热或午后潮热,盗汗,咳嗽,食欲不振,疲乏消瘦等症状。故选D。

  • [单选题]下列各项,引起尿路感染最重要的易感因素是
  • 尿路梗阻

  • 解析: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多因尿路梗阻而使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

  • [单选题]肌力分级分为6级,2级的表现为
  • 肢体能在床面上做水平移动,但不能抬起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儿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口腔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LA物理师 公共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士)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