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致病菌是
正确答案 :C
革兰阴性杆菌
解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革兰阴性杆菌较多,可有两者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或混合感染逐渐多见。
[单选题]我国鼻硬结病的高发省份是
正确答案 :C
山东省
解析:鼻硬结病为一散发性地方流行病,国内经大量资料统计分析,各省市均有本病发生,其中以山东省发病率最高。答案为C。
[单选题]鼓膜穿刺部位应位于鼓膜的
正确答案 :A
前下
解析:鼓膜穿刺部位应位于鼓膜的前下。
[单选题]对咽部强酸灼伤患者紧急处理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A
立即给予碳酸氢钠溶液口服中和酸剂
解析:咽部强酸灼伤患者紧急处理包括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应用类固醇预防水肿、做好气管切开术准备、禁食,插胃管。中和治疗是放热治疗,加重炎症反应,故答案选A。
[单选题]上颌窦恶性肿瘤向前发展可引起
正确答案 :E
面颊隆起
[单选题]收缩时使声带松弛,同时兼有声带内收、关闭声门的功能
正确答案 :D
甲杓肌
解析:(1)~(5)环杓后肌为声带外展肌,起自环状软骨板背面的浅凹,止于杓状软骨肌突后面;环杓侧肌和杓肌为声带内收肌,环杓侧肌起于同侧环状软骨弓上缘,止于杓状软骨肌突的前面,杓肌附着在两侧杓状软骨上;环甲肌为声带紧张肌,起于环状软骨弓前外侧,止于甲状软骨下缘,收缩时以环甲关节为支点,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弓之间距离缩短,使甲状软骨前缘和杓状软骨之间的距离增加,将甲杓肌拉紧,使声带紧张度增加;甲杓肌为声带松弛肌,起于甲状软骨中央部背侧的前连合,内侧部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外侧部止于杓状软骨肌突,收缩时使声带松弛,同时兼有声带内收、关闭声门的功能。使会厌活动的肌肉有杓会厌肌及甲状会厌肌,前者收缩将会厌拉向后下方使喉入口关闭,而后者收缩将会厌拉向前上方使喉入口开放。
[单选题]呼吸功能失常治疗不包括 ( )
正确答案 :D
一旦确诊就应气管切开
[单选题]以下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 )
正确答案 :B
医患交往中的治疗方面的关系
解析: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医患交往中的治疗方面的关系。答案为B。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正确答案 :D
6个
解析: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管理人员、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其他人员;6个类别。答案为D。
[单选题]第1鳃裂囊肿及瘘管的内瘘口多位于 ( )
正确答案 :C
外耳道或耳周围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咽部不适,异物梗阻感10余年,干咳,晨起刷牙恶心。检查: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下咽喉部未见新生物,颈部无包块及压痛,在诊断为“慢性咽炎”时,不需相鉴别的疾病是
正确答案 :C
慢性中耳炎
解析:临床上诊断慢性咽炎时常应与慢性胃炎、早期食管癌、食管炎、咽异感症和茎突过长综合征鉴别,但慢性中耳炎不会引起题干信息中的症状和体征,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听力损失为41~55dB是
正确答案 :B
中度聋
解析:国际通用的耳聋分级为国际标准化组织1964年公布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亦推出类似标准。以500Hz、1000Hz和2000Hz的平均听阈为准,听力损失26~40dB为轻度聋,41~55dB、56~70dB、71~90dB和大于91dB依次为中度聋、中重度聋、重度聋和极度聋。
[单选题]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在耳蜗病变时,敏感指数可高达
正确答案 :E
80%~100%
解析:短增量敏感指数(SISI)试验法是测试受试耳对阈上20dB连续声信号中出现的微弱强度变化(1dB)的敏感性,以每5s出现1次,共计20次声强微增变化中的正确辨别率,即敏感指数来表示。耳蜗病变时,敏感指数可高达80%~100%,正常耳及其他耳聋一般为0%~20%。
[单选题]牙缘性瘘
正确答案 :B
瘘口常位于颌下区
[单选题]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
正确答案 :A
医患平等关系
解析: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医患平等。答案为A。
[单选题]外鼻的静脉经何血管与海绵窦相通
正确答案 :B
眼上、下静脉
解析:外鼻的静脉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