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厌恶疗法

题目:每逢不良行为出现时即给予一痛苦刺激,如电刺激、呕吐等,经过一定时间反复训练,不良行为就和不愉快体验建立了条件联系。

解析:厌恶疗法是将痛苦和不快的经历同不恰当的行为建立联系,以压制这种不当行为的一种治疗。包括电击厌恶疗法、药物厌恶疗法、想像厌恶疗法。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有关白血病伴发精神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
  • 精神症状与血象关系平行

  • 解析:白血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以意识障碍最为多见,占急性期患者的77%,是脑损害的主要表现,可有明显的幻听、幻视,妄想以被害、关系妄想居多。精神障碍有以下特点:①急性白血病时,以中粒细胞白血病伴发的精神症状多见,也最重;②慢性白血病时精神障碍发生率低,症状轻;③精神障碍与血象关系不平行;④有神经症状的病例大多有精神症状。

  • [单选题]男性,55岁,大量饮酒30年,日饮啤酒7~8瓶。3天前因身体不适而停止饮酒,1天前出现兴奋、吵闹,表情恐惧,不认识家人,称房间里有鬼。该病人的症状最可能为
  • 谵妄状态

  • 解析:长期大量饮酒史,突然戒断,出现兴奋吵闹等症状,最有可能是谵妄状态。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排除痴呆的条件
  • 意识障碍

  • 解析:由病程缓慢的进行性大脑疾病所致的综合征。特征是多种高级皮质功能紊乱,涉及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判断、言语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意识清晰,情感自控能力差、社交或动机的衰退,常与认知损害相伴随,但有时可早于认知损害出现。

  • [多选题]对民事行为的辨认能力评定中,可着重考虑
  • 能否理解民事案件的性质和后果

    是否具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能否做出正确的、主客观一致的意思表示

    能否理解各项法律程序的性质

  • 解析: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的认识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行为人是否意识到其行为的动机、目的、法律意义、能否理解民事案件的性质和后果等。

  •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正高) 重症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康复医学(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结核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1)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