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题目:具有"主四肢"作用的脏是( )

解析:人体的四肢,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方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其活动亦强劲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则可见四肢倦怠无力,甚则萎弱不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医学伦理学的尊重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 尊重患者的一切主观意愿

  • 解析:尊重原则的含义、内容及意义:   (1)含义:在医护实践中主要是对能够自主的病人自主性的尊重。病人的自主性是指病人对有关自己的医护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所作出的合乎理性的决定并据以采取的行动。   (2)内容: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权;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3)意义:医患双方相互尊重,有利于相互理解,维护双方利益。医务人员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提供人性化服务,尊重病人的自主决定,有利于医患合作,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医务人员尊重病人的隐私保护权,可以减少医务人员可能要承担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 [单选题]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 )
  • 调节气机

  • 解析:肺主气司呼吸是其生理功能,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 [单选题]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因素是
  • 肺脾肾功能障碍

  • 解析: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肺、脾、肾、三焦以及肝、膀胱等脏腑的功能活动有关。由于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所以水液代谢与肺、脾、肾及三焦的关系尤为密切。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劳逸等致病因素侵犯人体,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影响水液代谢,水液代谢障碍,便可聚湿而生痰饮。

  • [单选题]共同维持饮食物消化的两脏是
  • 肝与脾

  • 解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及分泌胆汁,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化源充足,肝体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疏泄功能的发挥。两脏相合,共同维持饮食物的消化。

  • [单选题]按子母补泻取穴法,脾实证可选
  • 经渠、商丘

  • 解析:《六十四难》根据《灵枢·本输》及阴阳刚柔相济的原理,以五腧穴配属五行:阴经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为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配十天干则肺属辛金、大肠属庚金;肾属癸水,膀胱属壬水;肝属乙木,胆属甲木;心、心包属丁火,小肠、三焦属丙火;脾属巳土、胃属戊土。按照五行相生关系,每条经各有一个“母穴”和一个“子穴”。“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所以《六十九难》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泻法。如肺属金,肺虚可补其母穴——输(土)穴太渊;肺实可泻其子穴——合(水)穴尺泽。《七十九难》也举例作了说明:“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泻可取心包(火)经的输(土)穴大陵,补可取心包(火)经的井(木)穴中冲。补母泻子法除用本经穴位外,也可应用相关经脉上的穴位。如肺虚可用脾(土)经穴位,或补脾经输(土)穴太白;肺实可用肾(水)经穴位,或泻肾经合(水)穴阴谷。《针灸大成·南丰李氏补泻》:“凡针逆而迎夺,即泻其子也,如心之热病,必泻于脾胃之分。针顺而随济,即补其母也,如心之虚病,必补于肝胆之分。”即指心(火)之热病可泻脾、胃(土)经的穴位,心之虚病可补肝、胆(木)经的穴位。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康复医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药学(士)(代码:101)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