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早期联合用药 适量,规律 全程用药 间隔用药,两阶段用药 督导用药
题目:患者女性,45岁。发热、咳嗽、乏力2周入院,痰中带少量血丝。体检:T37.7℃,P80次/分,R18次/分,BP125/85mmHg,机肺无明显异常。
解析:1.A为血液常规检查,了解WBC是否升高;B、C、D用于结核的诊断;E为明确胸部病变情况。
2.分枝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
3.结核菌素阳性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结核杆菌感染后需4~8周才有变态反应充分建立,在此之前PPD试验可为阴性,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对PPD试验无反应。
4.痰标本中找到抗酸杆菌95%是结核杆菌,极少是由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虽可找到麻风杆菌,但分离率很低,该菌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及外周神经。
5.链霉素为半杀菌剂;对氨基水杨酸钠为抑菌剂。
6.常规疗法需12~18个月,由于疗程太长,不易坚持而影响疗效。自发明利福平后,采用联合异烟肼、利福平两个以上的杀菌剂,可将疗程缩短至6~9个月(短程化疗),而疗效与常规化疗同样令人满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恶性淋巴瘤累及颈、腹股沟淋巴结,肝及肺,并伴有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临床分期属
ⅣB
解析:恶性淋巴瘤根据病变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行临床分期,又根据是否伴有发热(无原因达38℃以上)、体重减轻(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和盗汗分为A、B二组,有三者之一或以上者为B组,否则为A组。该患者已有肝及肺受累,故为Ⅳ期,已有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故为B组,所以临床分期为ⅣB。
[单选题]下列哪种血液病的诊断需要求助于五官科医师会诊 ( )
粒细胞缺乏症
[单选题]均数的应用
均数只能反映数据集中趋势,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应把均数与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结合起来,可全面地反映其分布的特征
解析:应用样本均数时应注意:①均数用来描述一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具有代表性,因此变量值必须是同质的;②均数适用于呈正态分布的资料,因为它位于分布的中心,最能反映分布的集中趋势。对于偏态分布资料,均数不能很好地反映分布的集中趋势,可用几何均数、中位数等描述;③均数只能反映数据集中趋势,对正态分布的资料,将均数与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结合起来,可全面地反映其分布的特征。
[单选题]临床上应用较少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是 ( )
酸性磷酸酶染色
[多选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特点有哪些 ( )
瘤细胞较典型的有淋巴细胞型、组织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未分化型
淋巴瘤细胞替代了正常淋巴结的细胞
无R-S细胞
淋巴结胞膜被侵犯
[单选题]对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分离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尿中不会检出
解析:根据伤寒病的病程采取不同标本,通常第1~2周取血液,第2~3周取粪便或尿液,急性肠炎取患者吐泻物和剩余食物。败血症取血液做培养。
[单选题]副溶血性弧菌在下列哪种培养基中不生长
无盐肉汤
解析: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嗜盐性弧菌,常存在于近海岸海水、海产品中,营养要求不高,但在无盐培养基中不生长。
[单选题]下列何种物质能促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 )
纤维蛋白原
解析:促使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即使血沉加快,小分子蛋白如清蛋白、卵磷脂等使血沉减慢,大分子蛋白如急性时相蛋白、免疫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使血沉加快;红细胞直径越大,血沉越快,但球形和镰形红细胞因不易聚集使血沉减慢;血液凝固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使血沉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