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原就医地点观察治疗
题目: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制备速冻血浆冰箱的最佳温度应为
-50℃
[单选题]用血调控是根据什么调配相应血液
申请用血的方式和病种对血液贮存时间要求
解析:用血调控是根据申请用血的方式(急诊输血、手术备血、平诊输血)和病种对血液贮存时间要求,调配相应血液。
[单选题]HLA抗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描述错误的是
流式细胞仪比淋巴细胞毒实验方法特异性要差
[单选题]患者老年男性,因车祸多发伤、失血性休克立即抗休克和手术治疗。经补平衡盐2000ml,血浆代用品2000ml,输库存红细胞30U后,术野渗血不止,血压不升。应考虑
稀释性凝血障碍
解析:一般抗休克治疗中晶︰胶比例应是(2~3)︰1,患者是1︰1,而且一直应用大量的红细胞悬液,未及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故应首先考虑稀释性凝血障碍。细菌污染和急性溶血反应可出现术野渗血不止、血压下降,但这两种反应的几率较低。
[多选题]大量输血时可致
心脏负荷加重
凝血异常
枸橼酸中毒
[单选题]在病例对照试验中,选择对照的要求是
病例来源的人群中未患所研究的疾病,某些可能影响患病的因素与病例组具有可比性的人
解析:对照选择要求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不患有所要研究疾病甚至是同一系统或同一病因的疾病。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单选题]β-半乳糖苷酸的常用底物为4-甲基伞酮基-β-D-半乳糖苷(4-methyumbellifery one-β-D-galactoside 4MUG)。底物经酶作用后,产生
高强度的荧光物质
解析:β-半乳糖苷酸的常用底物为4-甲基伞酮基-β-D-半乳糖苷(4-methyumbellifery one-β-D-galactoside 4MUG)。底物经酶作用后,产生高强度荧光物质4甲基伞酮(4-methyl umbellifer one,4MU),荧光作用提高了该方法的敏感度,但需用荧光计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