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溶液的pH约为6,用酸度计测定其精密 pH值时,应选择的两个标准缓冲液的pH是
正确答案 :C
4.00,6.86
解析:校正时应选择两种pH相差3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溶液,使供试品溶液的pH处于两者之间,某溶液的pH约为6,所以范围为3~9。
[单选题]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称取“2.00 g”,系指称取重量为1.996~2.004 g
解析:药典规定取样量的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精确到有效位数的后一位。按修约规则:“四舍六人五成双”。称取“0.1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 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 g;称取“2.0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 g;称取“2.00 g”,系指称取重量为1.995~2.005 g。
[单选题]下列药物用水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B
纯化水即是注射用水
解析: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关于制药用水规定: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制药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蒸馏水。灭菌注射用水为经灭菌后的注射用水。所以答案为B。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不反映药物的真正毒性大小
解析:FDA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分为A、B、C、D、X五个级别。这一分类系统,是评估药物对妊娠妇女的治疗获益和对胎儿的潜在危险,并不反映药物的真正毒性大小,例如口服避孕药毒副反应小,但标记为X类。只是因为妊娠期间没有必要使用该类药物。
[单选题]下列FDP促出血的机制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增加凝血因子
解析:FDP是在纤溶亢进时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总称。
选项A、C:抑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具有强烈的抗凝作用引起出血。
选项B:凝血酶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最终形成血栓的关键环节,抗凝血酶作用则可抗凝引起出血
选项D、E:纤溶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凝血因子进一步减少,加剧凝血功能障碍并引起出血。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