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支链氨基酸
题目:肝性脑病患者宜进大豆类食品,因大豆中含有比牛奶丰富的氨基酸为
解析:因肝性脑病患者血中支链氨基酸水平下降,使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值由正常的3.0~3.5下降至1.0以下。黄豆、牛奶内富含支链氨基酸,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较少,对恢复患者氨基酸代谢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肥胖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
解析: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遗传性肥胖主要指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这种肥胖比较罕见。
[单选题]婴幼儿除含有成人体内的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应含有的必需氨基酸是
组氨酸
解析:1.考查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人体内含有9种必需氨基酸,其中组氨酸是婴幼儿体内含有的必需氨基酸。
2.考查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植物蛋白质利用率较低,特别是粮食类食品赖氨酸含量较低。
3.考查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可分别减少30%和50%。
[单选题]牛磺酸含量丰富的是( )。
贝类的肉质
解析:贝类肉质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其含量普遍高于鱼类,尤以海螺、毛蚶和杂色蛤为最高,每百克新鲜可食部中含有牛磺酸500~900mg。
[单选题]营养教育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个体与群体的知、信、行的各种方法、技术和途径的组合。其中,“知、信、行”指的是( )。
知识-态度-行为
解析:营养教育中运用到的几种行为理论:①知信行理论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②健康信念模式,用于解释人们的预防保健行为。③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对行为意向及行为本身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可用F式表示:知识-信念-行为。其中,“知”为知识、学习,“信”为信念、态度,“行”为行为、行动。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
[单选题]食物不耐受的特点中,不包括( )。
食物中含有某些药物成分
[单选题]( )以下的糖溶液一般不会对微生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10%
解析:浓度为1%~10%的糖溶液一般不会对微生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50%的糖溶液可阻止大多数酵母菌的生长,65%的糖溶液可抑制细菌的生长,而80%的糖溶液才可抑制真菌的生长。
[单选题]尿毒症患者摄入脂肪酸的比例中P/S值是
1∶1.5
解析:在脂肪供给上要注意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有的学者认为在一定热量供应下,P/S值以1∶1.5为佳。
[单选题]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的是( )。
黄豆麸皮
[单选题]以下各种营养成分对冠心病治疗和预后均有很大的作用的是
磷脂
解析:磷脂可分解过高的血脂和过高的胆固醇,清扫清管,使血管循环顺畅,公认为血管清道夫。还可以使中性脂肪和血管中积压的胆固醇乳化为对人体无害的微分子状态,并溶解于水中排出体外。同时阻止多余脂肪在血管壁沉积,缓解心脑血管的压力。故对冠心病治疗和预后均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