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题目:X线的发现者是

解析:X线被发现的时间:1895年11月8日;发现者: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机架内成像系统的组件
  • 存储器

  • 解析:机架内装有成像系统组件,如滑环、X线球管、高压发生器、准直器、探测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 [单选题]代表第五代CT机结构特点的是
  • 具有一个电子束X线管

  • 解析:第五代CT机的结构明显不同于前几代CT机,它由一个电子束X线管、一组由864个固定探测器阵列和一个采样、整理、数据显示的计算机系统构成。最大的差别是X线发射部分,包括一个电子枪、偏转线圈和处于真空中的半圆形钨靶。

  • [单选题]与CT图像密度分辨力高无关的因素是
  • 病灶密度越高则CT值越大

  • 解析:CT的密度分辨力与病灶密度无关。

  • [单选题]CT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数模转换器

  • 解析:数模转换器是CT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单选题]CT的优点不包括
  • 可做穿刺活检检查

  • 解析:做穿刺活检定位引导是CT在临床的一个应用,并非其优点。

  • [单选题]国际通用CT的英文全称是
  • Computer Tomography

  • 解析:自CT问世以来,对其曾经有过几种不同的称呼,如CT、CAT、CTT、CTAT等。后来,国际统一采用的名称是Computer Tomography简称CT,系指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 [单选题]临床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CT检查应采用
  • 横断平扫

  • 解析:颅脑扫描方法的选择,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一般只做横断平扫。

  • [单选题]以螺旋CT扫描技术分界,此前的CT扫描方式称作
  • 非螺旋CT扫描方式

  • 解析:螺旋CT扫描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此前的扫描方式称为非螺旋CT扫描方式。

  •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临床执业医师 中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