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题目: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解析: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主观印象不能代替客观实物,即精神决定不了物质。故本题选择D选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016年8月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 )。
天通一号01星
解析:2016年8月6日0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天通一号01星。天通一号01星是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也被誉为"中国版的海事卫星",其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手机时代,填补了国内空白。A项是我国的气象卫星,D项是我国的海洋卫星,均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单选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生产资料公有制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故本题答案选B。
[单选题]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全社会兴起了创业创新的高潮。这说明( )。
认识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解析:由题干中"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句话可以看出国家认识到了创业和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全社会兴起了创业创新的高潮"则体现了人们对这一认识的实践,也就是说国家对创业和创新的认识可以通过全社会的实践来体现,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即认识通过实践改造世界。A项说法错误,应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排除A。B项说法错误,创业和创新并不是社会进步的目的,而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排除B。D项,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排除D。答案选C。
[单选题]( )是实现途径,( )是行动指南,( )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①②③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故本题答案选A。
[单选题]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 )。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故本题答案选A。
[单选题]2016年7月,备受关注的出租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网约车的合法身份终于确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网约车取得合法身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新事物的发展和壮大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解析:题干中"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取得合法身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体现了新事物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B项正确。A项,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内因的作用,排除。C项,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排除。D项,说法本身正确,但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一哲理,排除。故选B。
[单选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 )。
20%
解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0%。故本题答案选B。
[单选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 )。
创新型国家行列
解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故本题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