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药物毒性损伤导致TIN时,其活性升高晚于尿蛋白的出现

题目:关于尿NAG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尿NAG是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溶酶体中,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含量尤其丰富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NAG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因而NAG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故C选项其活性升高晚于尿蛋白错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流感嗜血杆菌说法错误的是
  • 无荚膜

  • 解析:流感嗜血杆菌致病物质为内毒素、荚膜和菌毛。

  • [单选题]胞体直径12~20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POX染色阳性。这是
  • 早幼粒细胞

  • 解析:正常早幼粒细胞的形态是胞体直径12~20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浆内含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POX染色:阳性。

  • [单选题]鉴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要点是
  • Ph染色体阳性

  • 解析:Ph染色体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90%~95%。

  • [单选题]几种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其胞浆内颗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 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嗜天青颗粒

  • 解析: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细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均匀的橘红色颗粒,嗜碱性粒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一和分布不均的、蓝黑色颗粒,单核细胞胞浆内有细小尘土样紫红色颗粒,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紫红色颗粒。

  •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重要区别是
  • 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多少

  • 解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有少数增生正常或减低,伴明显病态造血。与急性白血病的重要区别是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多少,急性白血病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明显多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单选题]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手段
  • 骨髓检查

  • 解析:骨髓象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

  • [单选题]阴道清洁度可分为Ⅰ~Ⅳ度,阴道正常清洁度为
  • Ⅰ~Ⅱ度

  • 解析:本题考查阴道清洁度的临床意义。Ⅰ、Ⅱ度为正常,Ⅲ、Ⅳ度为不清洁。

  • [单选题]空腹12h后胃液中有大量食物残渣,少见于
  • 胃轻瘫

  • 解析:正常空腹12h胃液中食物残渣极少。若胃液中出现大量淀粉颗粒、脂肪小滴、肌肉纤维等,多见于幽门梗阻、幽门溃疡、胃扩张、胃下垂等。

  • [单选题]不能侵害指甲的皮肤癣菌是
  • 小孢子癣菌属

  • 解析:表皮癣菌属的病原菌通常可感染皮肤以及足间皮肤与指甲,不侵入毛发;小芽胞癣菌属真菌,通常只感染皮肤与毛发,很少侵犯指甲;毛癣菌属病原菌,通常可感染皮肤、毛发、指甲。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病案信息技术(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营养(师)(代码:210) PRK-LASIK医师、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