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维生素A缺乏

题目:男孩,10岁,暗适应能力下降,左眼结膜颞侧1/4处有白色泡沫状聚集物。病理检查示,聚集物为角化的结膜细胞。

解析:1.长期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各种消化道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史,急性传染病史等情况下应高度警惕维生素A缺乏病,如出现夜盲或干眼病等眼部特异性表现,以及毛囊角化等皮肤症状时诊断不难。 2.眼部症状和体征是维生素A缺乏病的早期表现,夜盲或暗光中视物不清最早出现,但往往不被重视,数周后出现干眼症的表现,眼部检查可见结膜近角膜边缘处干燥起皱褶,角化上皮堆积成泡沫状白斑,称结膜干燥症或比奥斑。 3.维生素A儿童最高摄入量(UL)是2000μg/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脂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
  • 在体内大部游离于血液中


  • [单选题]胆囊疾病患者术后膳食调配(  )。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 解析:胆囊疾病患者术后禁忌一切辛辣食物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牛奶、萝卜、黄豆。

  • [单选题]大豆的限制氨基酸为(  )。
  • 蛋氨酸


  • [单选题]3月龄急性佝偻病患儿最常见的表现为
  • 乒乓头

  • 解析:3月龄急性佝偻病患儿最常见的表现为乒乓头。

  • [单选题]牛奶中可成为变应原的物质是(  )。
  • β-乳球蛋白

  • 解析:①牛奶中含有品质很好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少量的乳清蛋白和共同沉淀物。②牛奶中含有甲种乳白蛋白、乙种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成分,其中甲种乳白蛋白(α-LA)是所有牛奶成分中变应原性最强的变应原成分,虽然这种蛋白不耐热,经高温煮沸处理后,其变应原性可明显减弱,但对于高度牛奶过敏的病人仍然可以诱发较为严重的症状。也有学者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认为乙种乳球蛋白(β-LG)可能是牛奶的最重要变应原成分。一般认为酪蛋白的变应原性相对较低。临床上突发性的婴儿“摇篮死亡”即可能与牛奶过敏有关。由于甲种乳白蛋白具有较高的种属特异性,故对牛奶过敏的儿童可以考虑采用山羊奶来替代。对酸牛奶、干酪过敏的儿童也常见。

  • [单选题]可以抑制亚硝基化过程的物质是(  )。
  • 维生素C

  • 解析:亚硝基化合物是食物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致癌物质,其中尤以亚硝胺的致癌性最为突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阻断亚硝基化进程,抑制亚硝胺的形成,有利于预防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维生素C还可促进胶原蛋白抗体的形成,胶原蛋白可包围癌细胞,从而表现出抗癌作用。

  • [单选题]下列属于食品营养强化目的的是
  • 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


  • [单选题]与人体维生素B2的推荐摄入量相似的营养素是(  )。
  • 维生素B1

  • 解析:维生素B2的推荐摄入量男性为1.4mg/d,女性为1.2mg/d;维生素C的摄入量,成年人为100mg/d;我国成年人叶酸的推荐摄入量为400μg/d;烟酸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为14mg/d,女性为13mg/d;维生素 B1推荐摄入量成年男性为1.4mg/d,女性为1.3mg/d。

  • 推荐下载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LA医师 麻醉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