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教育法》
题目:( )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解析:《教育法》的总纲规定: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规范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的“母法”。《教育法》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甲某将祖传的珍贵文物卖给外国人乙某,贾某的行为()。
构成犯罪
应以窃运珍贵文物出口罪论处
解析:A项正确,《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四条第(四)项规定: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项正确,《关于办理盗窃、盗掘、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一)项规定,走私珍贵文物(含一、二、三级)出口,以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论处。
C项正确,所谓走私文物罪,是指单位或个人违反海关法规和文物保护法规,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行为。其客观表现为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国边境。本题没有提到逃避海关监管等事项,C项不符合题意。
D项错误,投机倒把罪,顾名思义即是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牟取暴利的犯罪。“投机倒把”一词产生于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的七八十年代。投机倒把罪现已废除,而且与“文物保护”没有关联。故正确答案为AB。
[多选题]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教育投资水平偏低
教师工资偏低
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发展不相适应
[单选题]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题干所说教育上“拔苗助长”的现象,忽略事物发展规律,强求速成,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多选题]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富有个性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单选题]孔子提出了“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知行统一原则
解析:“力行近乎仁”指的是教师应该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
[多选题]制约和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有()
生产力发展水平
自然环境
社会文化
社会政治
[单选题]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
桑代克
解析:1913-1914年,桑代克将他的学说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把( )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育人为本
解析:略。
[单选题]根据资料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2007~2011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持续增加
解析:大致浏览选项,c、D较简单,先看C、D项:C项,由图可知,只有2009~2011年第三产业人员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只有3年,C错误;D项,由图可知,2007~2011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逐年增加,D正确,直接选D。验证A、B项:A项,根据第一段,2011年年外出农民工占农民工的比重为15863÷25278<16÷25=0.16÷0.25=0.16×4=64%,不足70%,A错误;B项,根据第一、二段,2010年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为35914-1221<35000万人,B错误。综上.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