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标本采集指南保留在实验室,不须发给临床医护人员

题目:关于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不正确的是

解析: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室内质控包括操作手册、培养基、试剂、药敏纸片、仪器,项目的申请、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分离培养与鉴定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而标本采集手册须发给临床医护人员,以使标本正确的采集和运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测定法的主要特点是
  • 以上均是

  • 解析: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测定法主要有以下特点: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不高、操作繁琐、易受干扰。

  • [单选题]大多数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多毛细胞"免疫表型为
  • SmIg阳性

  •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检验结果为:多数病例表现为一致和独特的B细胞的表型,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大部分阳性;与B细胞特异的单抗反应,较特异单抗有CD22+、D11+、Ahc2+及新单抗βLy7+。

  • [单选题]根据酶的特性及测定原理,测定酶活力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对测定标本没有要求

  • 解析:根据酶的特性及定量原理,测定酶活力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酶促反应过程中,只有最初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度即逐渐降低。   (2)要规定一定的反应条件,如时间、温度、pH等,并在酶测定过程中保持这些反应条件的恒定,如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的士1℃,pH应恒定。   (3)配制的底物浓度应准确且足够大,底物液中应加入不抑制该酶活力的防腐剂并保存于冰箱中,以防止底物被分解。   (4)标本要新鲜,由于绝大多数酶可因久置而活力降低,标本如无法及时测定,应保存于冰箱中。用血浆时,应考虑到抗凝剂对酶反应的影响。有些酶在血细胞、血小板中的浓度比血清高,为此在采血、分离血清时,应注意防止溶血和白细胞的破裂。   (5)在测定过程中,所用仪器应绝对清洁,不应含有酶的抑制物,如酸、碱、蛋白沉淀剂等。故选项E说法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康复医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妇产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1)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MRI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 中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