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G-6-PD缺陷
题目:应用伯氨喹后极易引起溶血性贫血是因为
解析:我国缺乏G-6-PD的人群分布很广。当有此种缺陷者应用氧化性药物后,极易引起药源性氧化性溶血性贫血。伯氨喹属于此类药物。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对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行为
解析:行政诉讼的不受理范围: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③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⑤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⑥行政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⑦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⑧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单选题]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的色标是( )。
绿色
解析: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的色标是绿色
[单选题]大规模研究试验显示,近年上市的环加氧酶-2抑制剂中,因可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风险而退市的是
罗非昔布
解析:据美国FDA统计,近40年有121种药品撤市,其中33%发生在上市后的2年内,50%发生于上市后的5年内;半数以上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于上市后;10%的药品增加了黑框警告。如发生在2001年的"拜斯亭(西立伐他汀)"撤市事件,2003年的万络(罗非昔布)事件也是由于上市后风险评估发现大剂量服用万络者患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的危险增加了3倍,导致全球撤市。
[单选题]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 )。
75~150mg/d
解析: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0mg/d。
[多选题]可抑制他汀类药物代谢,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药物有( )
红霉素
酮康唑
环孢素
解析:本题考查他汀类药物的相互作用。他汀类药物主要被肝酶CYP3A4代谢,而与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蛋白酶抑制剂,酮康唑等咪唑类抗真菌药以及环孢素等酶CYP3A4肝药酶抑制剂合用时可减少他汀类药物的代谢,使血浆药物浓度升高,发生肌毒性的风险增加。笨妥英钠和利福平是肝药酶诱导剂,使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故答案选BCD。
[单选题]《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接种单位发现质量可疑疫苗相关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发现单位应当立即停止接种、分发、供应,退回原供应单位并做好记录
解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发现假劣或质量可疑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接种、分发、供应、销售,并立即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单选题]药品零售企业的下列经营行为中,正确的是。
药师不在岗时,停止向患者销售处方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经营企业的合法经营行为。
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法》第二章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和第十八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为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经营药品提供场所,或者资质证明文件;不得以展示会、博览会、交易会、订货会、产品宣传会等方式现货销售药品;不得购进和销售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送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取得资格认证的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销售处方和甲类非处方药。
[多选题]"上市前药物临床评价阶段"的正确叙述是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阶段
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
Ⅲ期临床试验:新药获得批准试生产后的扩大的临床试验
解析:错误选项分析:D选项Ⅳ期临床试验属于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阶段,不属于上市前的临床试验。E属于混淆选项,生物等效性试验不属于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