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山梨酸,≤0.30%

题目: 《中国药典》收载的生脉饮为口服液,其处方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调剂饮片,每剂的重量允许误差为( )
  • ±5%

  • 解析:考查中药的调配。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脉虚属
  • 脾气虚证

  • 解析:由于素体虚弱,劳倦与饮食不节等,内伤脾气,以致脾气虚弱。临床上常见脾虚证候可分三类:(1)脾失健运证:常见食纳减少,食后作胀,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大便溏泻,时息时发,并伴有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质淡嫩、苔白、脉缓弱的临床表现。以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2)脾虚下陷证:常见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慢性腹泻,并见食纳减少,食后作胀,少腹下坠,体倦少气,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虚的临床表现。一般以脾气虚和内脏下垂为辨证要点。(3)脾不统血证:常见面色苍白或萎黄,饮食减少,倦怠无力,气短,肌衄,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舌质淡,脉细弱的临床表现。一般以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出血共见为辨证要点。故此题应选E。

  •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是
  • 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除法律另规定外

  • 解析:ABC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

  • [单选题]关于眼用药物吸收错误的是
  • 每次增加药液的用量,可避免药液流失

  • 解析:本题考点是影响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影响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①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若每次增加药液的用量,可使药液有较多的流失;②药物的外周血管消除;③眼用制剂的pH及药物的pK。;④刺激性;⑤表面张力:滴眼剂的表面张力越小,越有利于滴眼剂与泪液的缓和,也有利于药物与角膜的接触,使药物易于渗入;⑥黏度:增加黏度可使滴眼剂中药物与角膜接触的时间延长,有利于药物吸收。所以选择B。

  • [单选题]炮制三七采用的方法是
  • 油炙

  •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药物的炮制方法。三七的炮制方法为油炙、蒸制,操作方法为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用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沥去油,研细粉。或取三七,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

  • [单选题]督脉为
  • 阳脉之海

  • 解析:本组题考查督脉任脉的基本功能。督脉的基本功能为调节阳经的气血,为“阳脉之海”,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任脉的基本功能为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主持妊养胞胎。

  • [单选题]具有“剑脊”和背鳞行数成双性状特征的药材是
  • 乌梢蛇

  •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动物药的性状鉴别。乌梢蛇药材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个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入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四、五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口腔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CT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