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
题目:下列何种表述属于法的规则?( )
解析:解析:区分法律原则、规则的关键是看其提供的法的三要素是否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凡是对假定条件、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均未明确规定者即为原则。各选项中C选项中的行为模式具有明确性、确定性,故是法律规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有( )。
传染病毒种扩散罪
解析:解析:传染病毒种扩散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传染病毒种实验、保藏、携带、运输的管理制度,因此属于危害公共卫生罪,而不属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单选题]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如有1/20以上村民提议,应召集村民会议
解析: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8条第1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会议每年审议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故A表述正确。第11条第1款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故B表述正确。第8条第2款规定:“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故C表述正确。第18条第2款规定:“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因此D表述错误。
[单选题]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的,制造者或销售者承担的责任原则为
无过错责任原则
[单选题]1929年至1930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 ( )
正确
解析:解析:中国古代的法律主要特点是“诸法合体”,民事法律规范往往在刑事法典中加以规定。从近代的清末修律开始才接受了现代“民法”的含义,开始了制定民法的尝试,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剧烈,《大清民律草案》完成不久就爆发了武昌起义,因此这部法律也就没有得到颁布施行。直到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的1928年陆续颁行了民法的各编,构成了其六法中的民法典。因此,说1928年至1930年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是完全正确的。
[多选题]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解析:解析:这一题是一个跨章节的题目,依法服兵役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的基本义务,本身不是基本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的范围要比民族自治机关广,民族自治机关只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单选题]服刑犯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下列不属于重大立功表现的是( )。
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的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属于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的有:(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选项D不属于重大立功表现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