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切除前二处瘘口,150cm处吻合,末端回肠造口,乙状结肠修补

题目:患者男性,25岁,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下腹痛,腹部平片提示消化道穿孔,由总住院医生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脓性液体约200ml,大网膜移向下腹部,并与小肠及腹膜粘连。胃、十二指肠及结肠未见明显破口,小肠壁及其系膜水肿增厚。从空肠起始部开始向远端探查,见近端110cm小肠无异常,110cm以下至回盲部小肠粘连致密,无法分离,肠管壁厚、僵硬、走行混乱,无法判定远近端,无法找出破口所在,阑尾未见。

解析:4.虽然营养支持4个月,但营养状况纠正仍不十分满意,其中可能与150cm小肠过短有关。如果在150cm处外置造口,术后肠内营养仍可能给不到全量,消化液丢失过多,营养吸收不良。但如果三处全做吻合,则由于患者营养不良,肠瘘风险过大,尤其是乙状结肠容易漏,不妥。从术中描述可以看出,150cm处小肠及末端回肠为病变所在,结合结肠镜检查所见(全结肠黏膜完整,未见溃疡或鹅卵石样改变,距肛门20cm结肠黏膜充血),乙状结肠应是末端回肠累及,因此没必要切除乙状结肠,只做穿孔修补即可。所以D应为最佳选择,既恢复了小肠的完整性,又避免了乙状结肠修补后肠瘘的可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脓毒症的防治措施中,不包括
  • 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

  • 解析:脓毒症的根本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涉及到复杂的全身炎症网络效应、基因多态性、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组织损伤以及宿主对不同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异常反应等多个方面,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防治缺氧性损害,尽量避免和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合理使用抗生素,抗内毒素治疗、抗细胞因子疗法,血浆置换、对明确的感染灶及时清创引流。

  • [单选题]外科急腹症导致休克发生的原因为
  • 毒素吸收和血液容量减少

  • 解析:外科急腹症导致休克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病变严重(如脏器穿孔大,进入腹腔的细菌或胃肠液多)或治疗不当,感染迅速扩散而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膜严重充血、广泛水肿、渗出液增多,使血容量明显减少,同时腹膜吸收大量毒素以致发生休克。

  • [单选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部位是
  • 肱骨大、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处

  • 解析: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界处,位于解剖颈(肱骨头周围的环形沟)下2~3cm,有臂丛神经、腋血管在内侧经过,因此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肠内营养的优越性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 肠内营养没有并发症

  • 解析:肠内营养同样有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机械方面、胃肠道方面、代谢方面及感染方面的并发症。一般说来,这些并发症大多数能够通过合理的操作来预防和及时纠正、处理。

  • [单选题]颈椎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
  • 临床表现和与之相应的影像学异常

  • 解析:颈椎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和与之相应的影像学异常。

  • [单选题]有关甲亢术后恶性突眼的治疗,哪项不恰当
  • 给予抗甲状腺药物


  • [单选题]若患者出现黑便,则消化道每日出血量至少
  • 50ml

  • 解析:消化道出血多于5ml出现潜血,多于50ml则出现黑便,本题答案选择D。

  • [单选题]前列腺炎不正确的是
  • 无红细胞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风湿病(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LA医师 公共卫生管理 内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