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0.45%氯化钠液
题目:
男,60岁。吞咽困难3个月,进行性加重,初为固体类食物,近期流食类食物亦咽下困难。未进食1周,不能进水3天,伴乏力、口渴、尿少。查体:皮肤无弹性,眼窝下陷,消瘦,神志清醒,无谵妄。实验室检查:尿比重1.023。
解析:高渗性缺水的治疗除病因治疗外应通过补液来纠正。液体可选择等渗或低渗性溶液,以稀释高血钠,在液体制剂中应以0.45%氯化钠液为首选,其他备选答案的液体均为高渗,不适于纠正高渗状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体内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的反应是
生物氧化
解析:细胞色素C参与生物氧化过程可以从呼吸链的组成中看出,氧化呼吸链是由4种具有传递电子能力的复合体组成,(1)复合体Ⅰ作用是将NADH+H+中的电子传递给泛醌(2)复合体Ⅱ作用是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到泛醌(3)复合体Ⅲ作用是将电子从还原型泛醌传递给细胞色素C(4)复合体Ⅳ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
[单选题]造成浮动胸壁的原因是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解析:肋骨骨折或多根肋骨骨折合并多根肋软骨骨骺脱离或双侧多根肋软骨骨折或骨骺脱离,则造成胸壁软化,称为胸壁浮动伤,又称为连枷胸。
[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是结合胆红素
葡糖醛酸胆红素
解析:在肝细胞胞浆中,胆红素主要与Y蛋白和Z蛋白按1:1相结合,将胆红素携带至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在滑面内质网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由UDP-葡萄糖醛酸提供葡糖醛酸基,胆红素分子的丙酸基与葡糖醛酸以酯键结合,生成葡糖醛酸胆红素。这些在肝与葡糖醛酸结合转化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故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2013)男,55岁。呕鲜血4小时,共2次,约200ml,黑便1次,约300g。查体:贫血貌,肝掌阳性,前胸可见数个蜘蛛痣。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阳性。最适宜的药物止血措施是
静脉应用生长抑素
解析:生长抑素适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出血;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单选题]传染病病原学检查方法不包括
粪便涂片革兰染色
解析:病原学检查是传染病确诊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直接检查:许多传染病可通过显微镜或肉眼检出病原体而确诊。②病原体分离:细菌、螺旋体及真菌等,可用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立克次体及病毒分离则需应用动物接种或组织培养,因需要一定的设备及技术条件,故一般多用于科研工作而不作为临床诊断。病原体检测标本可用血、尿、粪便、皮疹、痰、脑脊液、骨髓及其他体腔液等。③免疫学检查:包括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其中特异性IgM抗体出现最早,可用做早期特异性诊断,特异性总抗体或IgG抗体,需检测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者才有诊断意义,故一般不能作为早期诊断方法,只能做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特异性抗原的检测亦为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故其意义较特异性抗体检测更重要,多用于检测病原体不能分离培养的疾病;皮肤试验用特异性抗原做皮内试验,局部出现明显阳性反应者提示有该病感染。④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生物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探针,用斑点杂交或原位杂交法,检测血或组织中特异性病原体的核酸或毒素。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能把标本中的DNA分子扩增100万倍以上,可显著提高其检测灵敏性,但需一定的设备及技术条件,且易出现假阳性。粪便涂片革兰染色属于形态学检查。
[单选题]全胃肠外营养糖代谢紊乱所致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解析:肠外营养并发症分技术性、代谢性及感染性。代谢性分三方面:①补充不足。②糖代谢紊乱:低血糖及高血糖:高血糖很常见,一旦发生常会并发感染,并可导致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有生命危险;肝功能损害。③肠外营养本身引起的并发症。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