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导尿
题目:尿道损伤病人欲明确诊断首选的方法是
解析:尿道损伤患者可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若导尿管顺利置入膀胱且有尿液流出,说明尿道的完整性没有被完全破坏,此时应继续保留导尿管,可使症状减轻,至少1周后拔除。若导尿管不能顺利置入,说明尿道有断裂,此时不能勉强再插,否则加重病情。因此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属于环境中二次污染的是
光化学烟雾
解析:当某些一次污染物,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改变了原有性质,特别是那些反应性较强的物质,性质极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的污染物,即出现二次污染。如由汽车、工厂等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酸等二次污染物,此反应过程中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属于环境中的二次污染。
[单选题]患儿男,5个月。发热2天,体温38.5℃左右,伴咳嗽、喘憋。查体:呼吸64次/分,心率160次/分,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三凹征(+),两肺呼气相哮鸣音为主,可闻少量中、细湿啰音,肝肋下3cm。最可能的诊断是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解析:此题为临床应用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小儿几种常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见于2~6个月小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特征,可伴中等度发热,肺内呼气相哮鸣音为主,与本例表现相符。腺病毒肺炎多为稽留高热或弛张热,热程可长达2周以上,中毒症状重,肺部体征出现较晚,且可有肺部实变体征。支气管肺炎以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和肺部较多量固定性中、细湿啰音,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若感染性喘息发作3次以上应考虑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者支持诊断。
[单选题]肩关节脱位最容易发生的是
前脱位
解析:肩关节脱位可以分为前脱位、后脱位、盂下脱位和盂上脱位,其中以前脱位最为常见。因为造成肩关节脱住的原因,一种是间接暴力,在肩关节外展和外旋力量时同时作用在肱骨头,使肱骨头从前方关节囊破口脱出;另外一种是跌倒时,肱骨后方直接撞击到硬物上,所产生的向前暴力造成前脱位。
[单选题]引起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大肠埃希菌
解析: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细菌主要是胃肠道内的常驻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
[单选题]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的疾病发病率的差值称为
AR
解析: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中,当进行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发病(死亡)率多少时,用的是归因危险度。它表示相对于暴露人群而言,消除了这个暴露因素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发病概率。本题考查考生能否正确理解和区别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有关的几个概念。
[单选题]患儿男,3岁。发育落后,少动,发绀,有蹲踞现象。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X线示胸片心脏外形呈靴形。应诊断为
法洛四联症
解析:法洛四联症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4种畸形。主要表现为青紫,蹲踞,因为蹲踞可以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以第三肋间最响。X线检查示心尖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呈靴形心。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201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遗传性
解析:传染病有4种基本特征:(一)有病原体,(二)有传染性,(三)有流行病学特征,(四)有感染后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