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肠梗阻

题目:女性,40岁,因低热、腹胀、少尿、下肢浮肿2个月就诊。既往有乙肝病史,体检: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肝脾触诊欠满意,有移动性浊音,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解析:结核脓肿溃破后可出现肠梗阻。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有关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的论述,正确的是( )
  • 对乙酰氨基酚是具有直接肝毒性的药物,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越容易导致严重肝损伤

    特异质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药物、宿主及环境因素均相关,也可能有三种因素的协同作用

    特异质性肝损伤多由药物代谢相关的酶缺乏或活性低下,或个体免疫应答异常所致

    氧化应激是药物性肝细胞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 解析:通过直接途径引起肝损害的常见典型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四氯化碳、异烟肼等,部分药物自身并不具有抗原性,但某些个体,由于代谢异常,药物的代谢产物与细胞蛋白结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后者甚至可成为机体的自身抗体,如异烟肼的抗体同时为抗线粒体M6亚组份抗体,引发免疫应答、或激发细胞免疫,释放淋巴因子,最终导致免疫性肝细胞破坏。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所诱导的DILI与用药剂量和疗程无相关性,此种肝脏损伤仅发生在个别或少数人身上,对大多数人是安全的。故选:ACDE。

  • [多选题]慢性腹泻常见的病因是
  • 小肠吸收不良

    慢性胰腺炎

  • 解析:消化系统疾病

  • [多选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上胃肠道邻近器官疾病包括
  • 动脉瘤破入上消化道

    胰腺恶性肿瘤累及十二指肠

    胆结石

  • 解析: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 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2)胰腺疾病 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 [单选题]外感病如见舌绛有苔,多提示( )
  • 热入营血


  • [单选题]古代养生家主张咽而不吐,以养肾精的物质是( )

  • [多选题]下列各穴中,宜张口取穴的有( )
  • 听宫

    耳门

    听会


  • [多选题]在胆石症时,关于B超的使用正确的是 ( )
  • 诊断胆石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

    成结石表现外,还可见胆囊壁增厚,粘膜内气体及胆囊周围积液,提示胆囊急性炎症

    肝内外胆管扩张提示远端梗阻

    强回声光团,有声影


  • [多选题]下列哪几项有助于克罗恩病的诊断
  • 非连续性病变

    病变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纵行溃疡

    全层炎症性病变,伴肿块或狭窄

    结节样非干酪性肉芽肿

    病变黏膜可出现纵行溃疡

  • 解析:1.其特点为病因未明,多见于青年人,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合并纤维化与溃疡。可侵及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肛门,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并可侵及肠道以外,特别是皮肤。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不同而多样化,病程缓慢,易复发。2..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可伴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损害。本病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3.在X线下形成卵石征。回肠末端与盲肠内侧可发现小瘘管。后期由于肠腔狭窄,X线下失去正常形态,肠管呈管状。狭窄区长短不一,1~2cm至10余厘米不等,单发或多发,呈节段性分布。4.随着病变的进展,口疮样溃疡融合为纵行溃疡。溃疡之间由于黏膜下层炎症、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可呈现铺路卵石样改变。也可形成炎性息肉。肠腔狭窄较常见。活检病理如能发现肉芽肿,中心无干酪坏死,则对诊断极有帮助。故全选。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药师(中药)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