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女,5岁,2岁时发现内斜视。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为观察眼位变化情况,至少戴镜多长时间
  • 正确答案 :C
  • 3~6个月

  • 解析:为观察眼位变化情况,至少戴镜3~6个月。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 解析:第五十六条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或低聘、缓聘、解职待聘、解聘。其中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相应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单选题]影响医患关系的最次要因素是( )
  • 正确答案 :E
  • 患者所在单位的因素

  • 解析:影响医患关系的最次要因素是患者所在单位的因素。答案为E。

  • [单选题]下列视野改变中,不属于典型青光眼视野改变的有( )。
  • 正确答案 :E
  • 象限性缺损

  • 解析:该题是基础理论记忆题。典型的青光眼视野改变包括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弓形暗点、管状视野、颞侧视岛等。象限性缺损常见于非青光眼性的视神经病变。因此应选E。

  • [单选题]属微小RNA病毒
  • 正确答案 :B
  • 肠道病毒70型

  • 解析:1.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均为微小RNA病毒,具有肠道病毒的生物学及理化特性。 2.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的传染性极强,人群中各年龄组普遍易感,夏秋季易流行,病毒通过手一眼或分泌物传播,导致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3.单纯疱疹病毒有Ⅰ、Ⅱ两型,Ⅰ型病毒易感染腰以上皮肤、黏膜如面、唇、眼部,在单纯疱疹病毒性眼病中占87%~98%;对角膜致病发病早,病变较表浅;嗜神经性较弱;对碘苷较敏感;常潜伏在三叉神经节、上颈神经节;易复发。EB病毒所致的眼病有急性滤泡性结膜炎、钱币状角膜炎、上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泪腺炎、原发性眼干燥症、视神经炎、脉络膜视网膜炎等;肠道病毒70型可导致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以潜伏期短、发病急、暴发流行为特点;腺病毒引起的常见眼病为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咽结膜热、非特异性滤泡性结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眼部表现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视网膜脱离、色素膜炎、角膜内皮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无眼球、白内障、视盘发育不全或缺损等。以上几种病毒中以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角膜感染最为常见。

  • [单选题]筛板前和筛板部视神经血供来自
  • 正确答案 :A
  • 后睫状动脉

  • 解析:视盘表面的神经纤维由来自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毛细血管供应,而筛板前和筛板部的血供则来自睫状后短动脉。

  • [单选题]房角镜下所见Schwalbe线解剖位置上等同于
  • 正确答案 :B
  • 后弹力层止端

  • 解析:后弹力层位于基质层后面,边缘止于房角的Schwalbe线。故答案为B。

  • [单选题]眼睑从内向外分层顺序是
  • 正确答案 :D
  • 结膜层、睑板层、肌层、皮下组织层、皮肤层

  • 解析:眼睑组织学上分5层: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肉层,此层包含眼轮匝肌、提上睑肌、Muller肌;纤维层,由睑板和眶隔两部分组成;睑结膜。

  • [单选题]眼外滤过手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Ⅱ浅前房,滤过泡扁平、低眼压,应如何处理
  • 正确答案 :C
  • B超检查

  • 解析:本病人青光眼术后5天出现浅前房,滤过泡扁平、低眼压,此时前房浅的原因可能是脉络膜脱离。所以首先做B超检查。

  • [单选题]关于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的分期,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发作期

  • 解析:该题是基础理论记忆题。本题要求考生熟记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的四个分期,这是按白内障发展过程进行的分期方法。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营养(师)(代码:210) 护理学(护师)(代码:203) 口腔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CT技师 医学检验(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