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题目:病毒血凝试验所用红细胞,一般采自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L型细菌描述正确的是
  • L型细菌主要致病物质为毒素

  • 解析:细菌形成L型后仍能产生毒素。L型菌以引起慢性和反复发作性感染为致病特点,其主要致病物质是毒素。

  • [单选题]单药纸片搭桥法联合药敏试验,细菌对甲、乙两药均敏感,两药抑菌环交界呈锐角,两药联合对被检菌产生的作用是
  • 无关作用


  • [单选题]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因素是
  • 溶血素


  • [单选题]以下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的是:
  • 鹦鹉热衣原体


  • [多选题]有关"病毒干扰现象"的叙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 与干扰素产生有关

    可在同种、同型和同株的病毒间发生

    可终止感染

    与缺陷干扰颗粒有关

  • 解析: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病毒间的干扰见于人和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尤其多见于人和动物病毒。干扰现象可在同种、同型以及同株的病毒间发生。异种病毒和无亲缘关系的病毒间也可干扰。干扰现象不仅在活病毒间发生,灭活病毒也能干扰活病毒。病毒间干扰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干扰素的产生有关。病毒间的干扰现象能够中止感染,导致宿主康复。干扰现象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病毒存在自身干扰或同型间的干扰,因此,使用病毒疫苗后,应注意由于疫苗病毒间的干扰或疫苗病毒被野毒株的干扰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 [单选题]钩体病的传染源与储存宿主主要是
  • 鼠类

  • 解析:钩端螺旋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钩端螺旋体以鼠类和猪为主要储存宿主,感染动物后,在肾脏中长期存在,随尿液排菌,污染水源和土壤,人类与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而受感染。轻者似感冒,重者可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大出血,甚至死亡。

  • [单选题]关于狂犬病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狂犬病病毒为DNA病毒

  • 解析:狂犬病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是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 [单选题]立克次体的鸡胚培养法,鸡卵的孵育温度是
  • 38~39℃

  • 解析:采用鸡胚培养法培养立克次体时,鸡卵的孵育温度为38~39℃。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学(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