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AMG

题目:患者,女,46岁,因双腿进行性水肿而就诊。检查血压正常,双踝呈凹陷性水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是
  • GFR<25ml/min;Cr>170μmol/L


  • [单选题]在荧光定量分析法中,下列哪种不是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 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 解析:在荧光定量分析法中,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不是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 [单选题]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
  • 石胆酸

  • 解析:次级胆汁酸的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 [多选题]细菌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包括
  • 粘附

    定植

    侵入

    转归


  • [多选题]关下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作为贫血鉴别诊断指标

    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作为贫血诊断的指标

    作为贫血疗效判断的指标


  • [单选题]与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学特征不符合的是
  • 网织红细胞减少

  • 解析: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增生,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使网织红细胞增高。溶血性贫血属于增生性贫血,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加速,出现各种幼稚红细胞。嗜多色性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而被染成灰色、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有1~2μ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属病理现象,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点彩红细胞是红细胞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变性沉淀而形成,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见增多。

  • [单选题]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
  • 对数期

  • 解析: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迟缓期是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适应阶段;对数期细菌以几何级数增长,在生长曲线图上,活菌数的对数呈直线上升,增长极快;稳定期细菌繁殖数与死亡数大致平衡;衰亡期细菌繁殖逐渐减慢,死亡逐渐增多,死菌数超过活菌数。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肿瘤外科(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病理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8)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外科主治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