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人群

题目: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 )
  • 抗毒素


  • [单选题]传染病早期出现的具有较强功能的抗体是
  • IgM

  • 解析: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IgM,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高,表明有近期感染,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 [单选题]比较某地区解放以来三种病的发病率在各个年度的发展速度,应该绘制( )
  • 半对数线图


  • [单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 隐性感染

  • 解析:人被叮咬后,大多数不患病,呈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患病呈显性感染,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的比例为1:1000。

  • [单选题]用于痰涂片检验的标本,不合格的是
  • 含有大量的扁平上皮细胞


  • [单选题]卡他莫拉菌在形态方面与何种细菌相似
  • 淋病奈瑟菌

  • 解析:卡他莫拉菌和淋病奈瑟菌形态相似,均为革兰阴性双球菌。

  • [单选题]关于细菌L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细菌变为L型后丧失致病力

  • 解析:细菌L型是细菌细胞壁缺陷型,致病特点是引起慢性和反复发作性感染。

  • [单选题]Hfr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基因主要是:
  • 染色体基因

  • 解析:带有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当F+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可转移到F-菌中。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可插入到受体菌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该菌被称为高频重组菌(highfrequencyrecombinant,Hfr)。当Hfr菌与F-菌杂交时,F质粒起发动转移作用,能通过性菌毛,高效率地转移供体菌不同长度的染色体片段给受体菌,之后进行基因重组。因F质粒位于染色体末端,最后进入F-菌,因此,F-菌获得F质粒的机会是很少的。Hfr菌中F质粒也可从染色体上脱落,并可能带有整合位点邻近的染色体基因,这种F质粒称F′质粒,带F′质粒的细菌称为F′菌。F′菌与F-菌杂交后,可使F-菌获得F质粒和供体菌的基因。这种通过F′质粒的转移过程称为性导。附加体是既可自主复制又可与细菌染色体整合并一起复制的一种质粒。

  • 推荐下载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中医执业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