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精神因素

题目: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最重要的是

解析:绝大多数的健康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但是,极少数的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后短时间内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其中精神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长期依赖输血治疗的贫血患者,最好选择输注年轻红细胞
  • 减少铁的积累

  • 解析:年轻红细胞主要用于需长期输血的患者,如重型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便延长输血的间隔时间,减少输血次数,从而防止因铁沉积过多所致继发性血色病的发生。

  • [单选题]关于全血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保存期内的全血均可为受血者提供各种血液成分

  • 解析: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它具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凝血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和起缓冲作用。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存期延长而变化。如全血在4℃,保存1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第Ⅷ因子在全血中保存1天后活性下降50%,此后在同一水平维持较长时间。第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50%。

  • [单选题]对于有免疫缺陷或有免疫抑制患者输血,最好应输
  • 辐照红细胞


  • [单选题]相对误差是
  • 是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 解析:本题考点是相对误差定义。相对误差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比,乘以100所得的数值,以百分数表示,即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两次测量的绝对误差相同而相对误差并不一定相同,因此说,相对误差更能反映测量的可信程度。测量误差也称为过失误差,是由于观察者的错误造成的误差,比如观察者有意或无意的记录错误,计算错误,数据核查、录入错误,度量衡单位错误,甚至故意修改数据导致的错误。

  • [单选题]有关混杂偏倚的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在设计时,应可能将所有的混杂因素进行配比

  • 解析:混杂因素是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它在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性别、年龄、居住地等是最常见的混杂因素设计时对研究对象做某种限制,以获得同质的研究样本;对照选择时以匹配的办法保证两组在一些重要变量上的可比性;抽样时严格遵守随机化的原则等措施,来防止混杂偏倚的产生;分析阶段采用分层分析、标准化或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 [单选题]使用标准病史调查表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一点
  • 可以替代医生的献血前咨询工作


  • [单选题]碘附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黏膜无刺激并无黄染。浸泡法消毒是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碘附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碘多少浓度的消毒液浸泡多长时间
  • 500mg/L,30min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护理学(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输血技术(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