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这里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立方米的水库
题目:下列数词、量词使用正确的是( )。
解析:本题是对数词、量词的考查。A项“二门”应改为“两门”;B项“俩个人”应改为“两个人”,“俩”本身就是“两个”的意思;C项应把“下降了三倍”改为“下降了百分斗……”,上升用“多少倍”,下降用“百分之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最初是为了解决( )问题。
台湾
解析:C虽然香港是我国第一个特别行政区,但一国两制的方针其实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单选题]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市东有一基本办公楼,在市西有一栋物业楼,在外市有一栋开发经营中的大类,其中,其住所是( )。
市东办公楼
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39条规定,法人以它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故选A。
[单选题](1)调焦对焦 (2)找出好景
5—2—3—1—4
解析:事件的过程是:某人外出拍照,找出好景,摆好姿势,调焦对焦,按下快门。
[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杜鲁门主义”提出
解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其他三项都是发生在冷战初期的热点事件。故答案为C。
[多选题]从法理学的角度看,下列哪些表述不能成立?( )
在近代,法律责任与权利、义务是可以相互转移的
法律制裁是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方式
解析:近现代法律遵循“责任法定”、“责任自负”原则,不允许法律责任的转移,因此A项错误。关于B选项,法律制裁是被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方式,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实施相应的强制性惩罚措施。如系当事人主动承担,如主动支付赔偿、补偿或恢复、补救,不算是法律制裁。因此该项错误。关于C选项.从立法、执法、司法的关系来看,尽管它们都属于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的分配活动,但是执法和司法活动都必须遵循法律进行,从属于立法活动。因此相对于立法来说,执法和司法只能是第二性的,是立法基础上的再分配.而立法则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因此该项正确。关于D选项,执法活动从法的事实角度来看,是法在现实生活中被行政机关执行的过程,也是权力行使的过程。二者在过程上是同一的。因此D项亦正确。
[多选题]以下各项中,不必然导致继承权丧失的是( )。
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的
解析:《继承法》第7条规定了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四种情况,依据该条规定,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够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D项正确。《继承法意见》第12、13条对《继承法》第7条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依据《继承法意见》第12条规定,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或者继承人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的,即使被继承人以遗嘱将遗产指定由该继承人继承,也要确认遗嘱无效。因此,A、B两项错误,依据《继承法意见》第13条规定,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如果继承人以后确实有悔改表现,而且被虐待人生前又表示宽恕,则可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C项正确。
[单选题]不论动机多么伟大,不论出于多么善良的愿望,想要改变一个人,哪怕只是改变一个孩子,都是徒然的,如果他并不能理解这种改变。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只有当人自己想改变时他才会改变
解析:从最后一句“如果他并不能理解这种改变”,可以看出本段的主要观点是外界很难改变一个人的观点,除非他自己理解了,想要去改变,才能去改变。本题选C。
[单选题]西周以来,一直被视为古代法制适用重要原则的是( ).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法律适用原则。“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法律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始于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