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进食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常继发于其他精神疾病

  • 解析:进食障碍是指以进食的态度、行为方面的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这种障碍造成患者内心痛苦和躯体功能的损害(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内分泌改变等),甚至造成社会功能损害。而且这种行为的异常不是继发于其他任何躯体、精神疾病。

  • [单选题]下列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用药原则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至治疗量,病情缓解后,继续使用维持剂量

  • 解析:对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通常采用逐渐加量法。一般1~2周逐步加至有效治疗剂量,在症状获得较为彻底缓解的基础上,仍要继续以原来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数月,然后可以缓慢减量进入维持治疗。若一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症状,不推荐合并用药。

  • [单选题]以下不是性心理障碍的共同特征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行为的后果对个人及社会可能带来损害,能自我控制

  • 解析:性心理障碍常常有以下共同特征:性冲动行为表现为性对象选择或性行为方式的明显异常,这种行为较固定且不易纠正;行为的后果对个人及社会可能带来损害,但不能自我控制;患者本人具有对行为的辨认能力,自知行为不符合一般社会规范,迫于法律及舆论的压力,可出现回避行为;除了单一的性心理障碍所表现的变态行为外,一般社会适应良好,无突出的人格障碍;无智能障碍。

  • [单选题]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多长时间内缓解
  • 正确答案 :C
  • 1个月

  • 解析:急性应激障碍历时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

  • [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
  • 正确答案 :B
  • 具体形象性

  • 解析: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分成四个基本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或感觉动作期),见于1~2岁的儿童,这个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儿童主要从通过感觉动作形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②前运算思维阶段,见于2~7岁的儿童,即幼儿期阶段,表象或形象思维萌芽于此阶段,在前一阶段发展基础上,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而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现外部活动,这就是表象思维。其思维特点是具有具体形象性。③具体运算思维阶段,见于7~12岁的儿童,即小学阶段,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思维是在前一阶段很多表象图式融合、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具体运算。

  • [单选题]在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3版(CCMD-3)中,心理生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主要区别是
  • 正确答案 :B
  • 两者区别的标准是有无形态学变化

  • 解析:在CCMD-3中,区别心理生理障碍和心身疾病两者的标准是有无形态学变化,凡是有形态学变化的均列入心身疾病中。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精神分析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睡眠

  • 解析: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

  • [单选题]关于痴呆,哪项描述错误
  • 正确答案 :A
  • 存在意识障碍

  • 解析:痴呆是指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智能所造成的智力减退状态。痴呆的发生往往具有脑器质性病变基础。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下降,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丧失等,严重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老年性痴呆患者还往往伴有人格改变、情感淡漠、行为幼稚及本能意向亢进等。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长效抗精神病药的特点
  • 正确答案 :C
  • 锥体外系反应不常见

  • 解析:长效抗精神病药的特点之一就是剂量稍大时容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 [单选题]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发展性和
  • 正确答案 :A
  • 客观性

  • 解析: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客观性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现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要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关系上来解释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系统性指研究者要用系统论的方法,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有序的、开放的系统加以考察。发展性指研究者要将人的心理活动看做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来加以考察。

  • [单选题]根据下列的描述属于行为治疗的哪一种方 法:要求强迫洗手的病人主动延长洗手的时间,反复训练后使其对洗手的行为产生厌烦,属
  • 正确答案 :B
  • 消极训练法

  • 解析:1.厌恶疗法是通过厌恶性条件,目的是使患者最终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常用于治疗酒癖、性行为病态如露阴癖、强迫观念等。 2.阳性强化法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又称为奖励强化法。常用于治疗儿童神经性厌食、多动、孤独、学习困难等。 3.消极训练法是根据多次重复一个动作后可引起积累性抑制理论,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儿童抽动症。 4.漫灌疗法是使患者突然面临最强大的刺激,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使其恐怖情绪自行消退的方法,用于治疗恐怖症。

  • [单选题]在精神卫生领域,常用表示精神障碍频度的指标有
  • 正确答案 :B
  • 患病率和发病率

  • 解析:患病率为某一时点(或时期)受检人口中患有某种障碍人数的比例。是用来衡量某一时点(或时期)人群中某种障碍存在多少的指标。发病率表示在某一时期内,暴露人口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一个地区人群发生某种障碍危险性大小的指标。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平均人口数,计算方法同发病率,常以年为单位。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例基数,故又称为百分比。常用表示障碍频度的指标有患病率和发病率。患病率与发病率基本的区别:发病率是指在某一时期人群中发生的新病例;而患病率是指在某一时点(或时期)人群中存在的所有病例,而不管这些病例发生的时间。发病率反映人群发病的危险概率,而患病率反映人群中某种患者存在的多少。在流行病学中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有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但就在精神卫生领域而言患病率、发病率常用于表示精神障碍频度的指标,死亡率并不常用。

  •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缺损症状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物理影响妄想

  • 解析:认知功能缺损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认知功能缺损症状主要包括:传递信息和注意力缺陷;学习和注意能力的受损;觉醒度降低(对外界刺激作出较高较快的反应能力水平显著降低);抽象思维障碍(主要包括物体分类与抽象概括能力障碍、思维联想障碍、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障碍等);执行功能障碍(包括制订、完善与执行计划能力、难以处理或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能力降低等)。

  • [单选题]在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中,属于遗传因素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结节性硬化症

  • 解析: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而其余四项均为环境因素所致。

  • [单选题]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的
  • 正确答案 :C
  • 选择性发展

  • 解析: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 [单选题]下列表现对诊断物质依赖没有帮助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 解析:依赖的特征性表现包括耐受性增加,渴求,冲动性使用物质,戒断症状等,物质滥用的概念强调使用物质带来的不良后果。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妇女保健(副高) 风湿病(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